2011年丽水市雷电监测公报
丽水市防雷监测中心编发
2011年丽水全市有地闪记录的天数为132天,初雷日为4月14日,其中4月有7天,5月有9天,6月有23天,7月有28天,8月有30天,9月有15天,10月有8天,11月有13天,全市共发生地闪57351次,其中正闪2166次,负闪55185次,%%。4~11月份闪电次数依次为902次、1547次、10162次、18103次、20047次、6516次、29次、45次;1~3月和12月无地闪。从空间分布来看,²,地闪密度分布不均,闪电主要发生在我市的松阳、景宁、丽水、龙泉、遂昌、青田,闪电次数都超过了5200次。丽水中部,遂昌的北部以及青田东部闪电密度较高。从时间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11时到23时之间,%。地闪强度主要分布在0至140KA,%。根据各地县气象部门雷灾上报情况统计,2011年全市共发生雷电灾害53起,雷灾造成人身事故7起,共造成19人受伤,2人死亡。据不完全统计,,。
一、地闪空间分布
从地区统计来看,地闪次数地区分布不均,青田最多为10869次,
云和最少为2809次,%%(见表1)。
从平均密度统计来看,²,²,²,景宁、龙泉、庆元、云和地闪年平均密度低于全市平均值。
地区
龙泉
遂昌
青田
庆元
丽水
松阳
景宁
云和
缙云
地闪次数
(次)
8969
9464
10869
3833
5951
5286
5458
2809
4712
平均密度(次/km²)
表1 各地区地闪年平均密度和地闪次数统计
从地闪密度分布图、地闪密度等值图和地闪雷暴日空间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丽水中部,遂昌的北部以及青田东部闪电密度较高。全年丽水地区各县市雷暴日均超过了60天。(详见图1、图2、图3)。
图1 2011年丽水地闪密度分布图
图2 2011年丽水地闪密度等值图
图3 2011年丽水地闪雷暴日空间分布图
二、地闪强度分布
由正、负地闪强度分布图可见,正地闪主要集中在0~200kA内(见图4),%,负地闪主要也分布在0~140kA内(见图5),%。
图4 2011年丽水正地闪强度分布图
图5 2011年丽水负地闪强度分布图
三、地闪时间分布
从时段分布图来看,地闪主要集中在10~23时,占总闪数的
%。闪电发生最高峰时段为17时,达到了9160次。14到19时都相对较高,每个时段都达到了6000次以上,而其它的时段的闪电都相对较少,如0到9时闪电次数均未超过304次(如图6)。2011年闪电高峰集中在午后,由于午后地表吸收太阳辐射而强烈加热,水汽上升,在近地面层形成不稳定层结,有利于雷暴的生成
2011年丽水雷电监测公报-丽水天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