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负荆施耐庵
名著小测验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该书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______为首的108名好汉在__________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
施耐庵
宋江
水泊梁山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小说。 一般认为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 传说为船家子弟,中过秀才、举人和进士。曾在钱塘(今杭州)任官,因与当权者不合,任期不满便辞官回苏州,著书于家。
《水浒传》与《三国演义》在艺术特色上的不同:
1、塑造的人物不同。一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大部分带有定型化的特点,看不出他们的个性与出身遭遇、具体的生活环境等有什么关系;而《水浒传》的人物性格,则与其出身、环境、遭遇都有血肉联系,因而随着人物生活环境和遭遇的变化而变化。二是《三国演义》塑造人物主要是进行粗线条的勾勒,细节描写比较少;而《水浒传》则有比较丰富的细节描写,人物富于个性化、立体化。
2、结构不同。《三国演义》属于历史演义,是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虚构描写的,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主要按历史顺序展开,构成情节;《水浒传》则属于英雄传奇,关注人物的命运,围绕主要人物的经历与事迹来突出其性情与神采,同时通过各路英雄展现当时的社会生活。
3、语体色彩不同。《三国演义》采用了浅近的文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水浒传》则用纯粹的白话写成,完全是人们当时使用的口语。
《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1前后)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事在《宋史》和宋人笔记里有多种记载,虽不一致,但都说到力量强大,威胁朝廷,在民间影响深广。
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浒”故事加以汇集、选择、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它以梁山泊起义叙写了农民反封建斗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
小说内容
小说以起义的发生和发展为主线,通过一百零八位传奇式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起义发生:“乱自上作”
高俅为报私仇迫害王进,为高衙内霸占人妻而害林冲
梁中书两年就搜刮几十万贯给丈人蔡京庆贺生日,贿赂公行
他们手下的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如西门庆、郑屠等,正是他们狼狈为奸,残害忠良,欺压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值的人们不得不铤而走险,奋起反抗。以至许多英雄豪杰被逼上山落草,主持正义,反抗压迫,终于汇成声势浩大的梁山泊起义的斗争故事。
起义发生的真正原因是“官逼民反”。
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
从个人反抗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斗争,规模从小到大。
鲁智深
林冲
武松
晁盖、吴用、宋江上山以后,以梁山泊为中心,联合各山头,形成强大统一的组织,取得大规模战争的胜利,挫败官府和朝廷的“进剿”,揭示出农民革命斗争的规律。
晁盖
吴用
宋江
起义的失败
梁山英雄排座次后,“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哥弟称呼,不分贵贱”的要求已经实现。农民革命的平等、平均主张,使斗争只能有三种前途:
一是像方腊称王后被镇压;
二是像李逵说,夺位自己当皇帝;
三是像宋江“全伙受招安”
《李逵负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