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信令的介绍将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将介绍信令的基础性知识如:SCCP,TCAP,MAP,BSSAP等;第二部分将重点介绍这些基础性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对第一部分的很好理解是顺利掌握第二部分的有利条件,反过来对第二部分的学习也将加深我们对第一部分的了解。
第一部分:信令的原理性知识
关键词:接口,信令,SCCP,TCAP,MAP,SCCP
说明:由于信令部分原理性的知识很多,因此在介绍中将分重点掌握与一般了解两种图标予以标注。没有标注部分的重要性介于两者之间。
重点掌握:
是学习第二部分的必要条件
一般了解:
有助于您更深层次的掌握信令
应已经掌握的知识:MTP,TUP
学习后应达到的目标:能通过分析信令迅速定位故障。
第一部分第一章:SCCP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讨论
A:SCCP在七号信令中的位置
B:MTP寻路的局限性
C:SCCP的特点和功能
D:SCCP的消息和原语
E:SCCP的寻址与选路
其中A,P做铺垫,C,P的具体内容,P的实际应用。
第一节,SC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在OSI中的位置
P的位置:
P是我们后面将要学习的TCAP,MAP,BSSAP的承载,因此他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P,P呢?
第二节,MTP 寻路的局限性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讨论MTP的局限性,P做好准备。
MTP是电话通信网理想的信令系统,在电话应用中所有信令消息都和呼叫电路有关,消息的传输路径一般和相关的呼叫连接路径有固定的对应关系。但是,随着通信新业务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业务需要和远端网络节点直接传送控制消息,这些消息和连接电路无关,有些甚至与呼叫无关,如GSM中移动台和HLR,VLR之间的消息传输;有些虽然与呼叫直接相关,但是消息传输路径不一定要和呼叫连接路径相同也不要求有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
若仍然用MTP和TUP的四级结构传送上述的消息,会带来以下问题:
一,MTP是根据DPC和SIO(Service Indicator--业务指示语)来选择路由并确定终端用户的,这一寻址功能具有以下的局限性:
a:SPC(信令点编码)不是国际统一编码,它由信令点所在网定义。当GSM中的国际漫游用户向他的HLR进行位置更新时,信令始发点无法知道该国外HLR的DPC,因此不可能通过MTP实现节点至节点的信令直接传输。
b:SIO编码仅为4位,即MTP至多可将消息分配给16个不同的用户部分,这不能适应未来电信业务的发展。
二,目前的电信业务大多只需要传送实时的短消息,以后有可能要在网络节点间传送大量的非实时消息,这就要用到分组交换中的虚电路概念,预先建立连接,进行面向连接的传输。而MTP只能实现无连接传输。
ITT提出了新的结构分层--SCCP,目的是使它和MTP相结合,提供相当于OSI结构的网络层功能,实现信令消息在任意两个信令点之间透明的直接传输。work Service Part--网络业务部分),work Service Data Unit--网络业务数据单元)
在了解了MTP的局限性,P的介绍。
第三节,SCCP的特点和功能
P的特点和功能,其中特点将从应用方面予以阐述,功能将从网络服务方面予以说明,请注意与MTP的对比。
一,SCCP的应用特点:
a,能传送各种与电路无关的信令消息
b,具有增强的寻路选址
c,除了无连接的服务功能之外,还能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功能。
SCCP的用户之一TCAP就是利用它提供的完善的网络层功能实现各种现有的和未来的电路无关消息的远程传送,支持移动通信,智能网,电信管理网络等各项新业务,新功能。
二,网络服务功能
P的网络服务,具体有四类协议:
0类(class 0):基本无连接服务;
1类(class 1):有序无连接服务;
2类(class 2):基本面向连接服务;
3类(class 3):流量控制面向连接服务;
按是否连接可以归为以下两大类:
1,无连接服务
类似于分组交换中的数据报传送,它不需要预先建立连接。以这种方式传送的消息称为单元数据(UDT),之所以称为UDT是因为在无连接方式中,消息只能整体传送,不能拆卸分段传送。其中0类协议不能保证消息收发顺序一致,1类可以。
2,面向连接服务
类似于分组交换中的虚电路传送,它在发送消息前先通过应答的方式在始节点和终节点之间建立一条消息传输路径,这种方式适用于传送大量的成批数据。这样可以避免大批数据盲目的送入信令网却达不到终节点的无效传输情况。
第四节,SCCP的消息和原语
P的消息和原语。P的原语,接着从原语引出消息;P消息的类型与消息中的参数两方面予以说明
一,原语:
华为7号信令教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