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规划背景
区域旅游规划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对趋势的把握,发现该区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当地政府的政策配套、相关部门的管理跟进、地方企业的经营策略提供3个层次的系统化指导和参考。本次规划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
☆解放思想、统一认识,重新确认黄山市旅游发展对地方经济和城市建设的作用;
☆协调区域竞合关系,确立黄山市在长江中下游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内的角色与作用;
☆将黄山市建设成为综合型终站式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在加强保护的同时深入挖掘遗产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
☆整合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周边旅游资源,扩展其旅游空间;
☆通过徽文化旅游开发带动黄山市旅游产品结构更新;
☆优化黄山市旅游消费结构,提升游客人均花费水平;
☆在增加政府财政与企业收入的同时提高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收益。
2 规划理念
以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整个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通过旅游发展促进黄山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重视规划过程,举办培训班、考察学习、研讨会和后期咨询,统一规划认识,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注重规划的层次性,既从战略上为黄山市旅游发展指出方向,也为黄山市旅游局及相关政府部门、地方旅游企业提供行动指南。
针对重点旅游区的开发与管理编制概念规划,针对不同细分市场与产品编制专项规划,针对不同发展阶段设计近期、远期行动计划。
从“解决问题”出发编制旅游规划,提高黄山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不断创新的能力。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为黄山市旅游发展准确定位。
通过区域统筹规划,使黄山市旅游发展有效地融入长江中下游旅游区。
运用综合旅游规划,调整产品结构,将黄山市建设成综合型国际旅游城市。
运用“核心边缘”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协调黄山市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实施旅游目的地质量管理,全面提高黄山市的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引入参与式规划理念和方法,扩大利益相关者参与规划的范围和深度,协调各方利益。
3 规划方法
以理念创新性、技术先进性、方案操作性、目标可达性、适度超前性等五个方面为总体要求,采取自然、社会、工程、技术、经济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综合工作方法。图0-1对规划思路进行了系统说明。
图0-1 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框架
其中涉及的主要旅游规划方法与其它辅助方法包括:
☆综合旅游规划:旅游资源综合指标评价法,SWOT(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PES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综合分析,ROS(游憩机会谱系评价法)分析,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市场细分下的客源发展前景预测,MP(市场-产品)矩阵导引下的旅游产品规划,休闲旅游活动的社会学、行为学分析,等等;
☆旅游经济分析:旅游产业增加值估算,旅游收入漏损评估,等等;
☆旅游环境影响评估与控制;
☆社区参与式规划法: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分析,目标与战略的确定,方案评议与比选,行动计划和政策制订,等等;
☆区域分析与规划技术;
☆项目策划;
☆风险分析;
☆系统动力学。
4 规划目标
通过综合旅游规划和旅游目的地管理手段的有机结合,使旅游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得到统筹发展,最终实现黄山市从单一观光区域性目的地到功能多样化的综合型终站式国际旅游目的地的转变。
5 规划成果
☆规划总文本与规划图件。
☆概念规划,包括:
黄山风景名胜区拓展概念规划;
黄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解说系统概念规划;
黄山市古镇古村落旅游发展概念规划;
屯溪城市旅游概念规划。
☆专项规划,包括:
黄山市海外旅游市场开拓与促销(日本、欧美、港澳台);
黄山市国内旅游市场开拓与促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
黄山市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规划;
黄山市节庆旅游产品规划;
黄山市会议/商务旅游产品规划;
黄山市生态旅游产品规划;
黄山市徒步旅游产品规划;
黄山市乡村旅游产品规划;
徽文化旅游资源及徽州古村落差异性开发规划;
黄山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功能强化与大黄山旅游圈构建规划;
黄山市社区旅游发展规划;
黄山市旅游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黄山市旅游发展保障体系规划。
☆专题研究,包括:
黄山市旅游发展的成绩与差距;
黄山市旅游发展的竞争与合作;
黄山市客源市场细分与游客行为研究;
黄山市航空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名城、名湖、名山国际黄金旅游线路开发研究;
黄山市旅游经济的漏损分析;
黄山市旅游人均花费提升研究;
黄山市目的地全面质量管理研究;
黄山市旅游信息化建设研究;
黄山市旅游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黄山市旅游形象专题研究。
第一章黄山市旅游发展现状与资源评价
1 黄山旅游发展的阶段划分
新中国建立以来,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上经历了两个时
黄山市旅游规划总文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