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重点: 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意图
激
情
导
入
操作: CAI课件展示。
漫画:胃痛病人看医生。
《胃舒平》的说明书。
问:①胃酸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②读《胃舒平》标签,说《胃舒平》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③为什么《胃舒平》能治疗这种胃病?
揭题: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酸和碱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又会有什么特点?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观察漫画、
阅读《胃舒平》的说明书,描述获取的信息、回答问题。
①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②为课题的引入作铺垫。
1、
设
计
探
究
方
案
引:“从老师提供的药品中选择适当的物质,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提供药品是:NaOH溶液、Ba(OH)2溶液、
Mg(OH)2 、Cu(OH)2 、盐酸、稀硫酸、酚酞试液。
问:①需要那些药品?
②需要那些仪器?
1、小组讨论,形成初步设计思路。
2、自主选择两组或两组以上药品,设计探究方案。
3、交流。
1、学会问题的解决方法。
2、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实
验
探
究
2、
实
施
探
究
过
程
1、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2、要求学生同步填写表格。
1、实施探究活动;
2、认真观察实验,如实填写表格。
(表见附1)
1、培养相互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形成再一次认知冲突,为进一步探究作铺垫。
3、
交
流与
发现
交
流
与
发
现
1:组织小组代表交流各自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对应结论;
(1)、有明显现象。例(略)
(2)、无明显现象。例(略)
2、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并演示有明显现象的组别。
1、交流各自体验,形成初步认知。 2、感受成功。
1、培养学生学习交流的能力;
2、激发新一轮思维碰撞;
3、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愉悦感和自信心。
再
设
计
,
再
探
究
引:1: NaOH+HCl,
2: NaOH+H2SO4,
3: Ba(OH)2+HCl
均无明显现象,怎样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反应呢?组织学生具体针对“NaOH+HCl”这一组再设计、再探究。
组织学生交流设计与新一轮探究
组织学生探究生成物:
1、学生思考、讨论、设计新一轮探究。
2、学生探究: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干,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并讨论玻璃片上的物质是NaOH吗?为什么?
1、通过认知与现象的碰撞,产生新的学习需求和方向。
2、形
九年级化学下册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