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让课堂成为思考的乐园.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让课堂成为思考的乐园
什么是思考?它是指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的活动。
思考是人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权利之一,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
宋代程颐说:“为学之道,必本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华东师范大学郅庭瑾教授认为,走出传统教学阴影的出路在于对知识和思维有一个合理的态度。知识的主要价值存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有善于思维的人,才能将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才能实现知识向智慧的转化。尤其在当前教育被大量的记忆性知识充斥的状况下,发展学生的思维,应该成为教育的基本使命。
拿破仑·希尔讲过:真正的教育是发挥学生的智慧。一个人所受教育的好坏,是以他对思考的有效运用程度来衡量的。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被称作原子核物理学之父,曾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助手和学生中先后还有14人获得诺贝尔奖,这在科学发展史上是空前的,其中一条重要秘诀就是卢瑟福极其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呢?
第一,教师要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
我们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驾驭学生年轻的心灵。“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是停滞的、贫乏的,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可以称之为‘不尊重思想’的征兆,那么这一切就会明显地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反映出来”,“教师不尊重'思想',学生也就不尊重教师。然而更加危险的是,学生也像教师一样地不愿意思考”。①
教师要用思考去指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以及对知识的渴求。
每一位教师都要做有思想的人。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注重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考素质。
1、课上得粗糙一些,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勿庸说,教师越是勤奋,学生就越是懒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掌握好自己的“讲”和学生的“思”之分寸,绝不能只是为了考试的分数,把知识说的太细、太透,而只把记忆与背诵留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无疑是残酷扼杀学生的思考的天性,是对学生“善意的摧残”。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可塑性,要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要贯彻好教学民主的原则,使学生能在宽松环境下激发思考的欲望。更重要的是,要使这种样的教学活动常态化,以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教室就是犯错误的地方,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改正错误。
一切思考都是美丽的。教师应该重视、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去想像,尽管有些想法可能是脱离常规的,甚至是荒唐的。不言而喻,如果学生的大胆的智力活动经常受到老师的爱护、肯定和正确的引导,学生们就会更敢于思考,乐于思考。反之,如果学生的一些智力活动不被理会,或遭到嘲笑
批评、讽刺,其自信心就会受到严重打击,而使思考力难以发展,更谈不上创造力。另外,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造成一种学生间相互鼓励、重视创见、善于倾听和接受别人发言的氛围和环境。
3、教会学生怀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美国的教育工作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常惑常问”,不是培养会复述知识的人,而是培养出能够自主获取知识、挑战知识、创造知识的人。就拿历史来说吧,在美国历史教育上,没有所谓惟一正确的思想,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譬如,评价南北战争吧,中国的学生一定认为:北方废除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实属正义,这肯定是对的。

让课堂成为思考的乐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zh1871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9-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