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哲学认识论.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义乌自古是穷地,人多地少缺粮米,为了解决温饱大问题,鸡毛换糖做生意。改革开放春风起,义乌人赶上了好时期。经商做生意,拨浪鼓摇出了新天地。”
义乌民谣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
1、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要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同时,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义乌为解决人多地少缺粮米,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迫使义乌人形成经商的思想,并从事“鸡毛换糖做生意”的实践。
2、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原理。义务人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春风,审时度势,经商做生意,体现了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尊重。“拨浪鼓摇出了新天地”体现了义务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取得了重大成功,摇出了“新天地”。
知识点一:
1、明确实践的含义
2、把握实践的特点
3、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一是实践的主体是人,对象是客观事物
三是实践是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把观念存在变为现实存在
二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
注意:
停留在人的头脑中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辩论等不是实践)
如盖房子,,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实践的含义
(09海南卷22)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到21时30分,全球24个时区的2000余座城镇以熄灯一小时的方式“接力”参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旨在节能减排保护人类地球家园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我国从东到西众多城市的公众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性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B
第二,实践的过程及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是客观的。
2、实践的特点
(1)客观物质性
第一,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手段、对象是客观的。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创造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一,社会性:不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第二,历史性: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
提示: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和统一,体现了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贯穿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09安徽卷10)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C
3、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区别与认识的途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两者的划分是相对的,在我为直接经验,在别人就是间接经验,因此二者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直接经验不一定就比间接经验更可靠,两者都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而要真正消化和理解间接经验也必须通过实践,不能止于纸上谈兵。
(1)关于“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
误区点击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两种途径
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实践而得,间接经验是通过学习和传递而得
名言评析:
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
人们实践

新问题
遇到
产生
新要求
推动
新探索和研究

实践的发展
提供
认识工具
认识的发展
促进

锻炼
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
提高
名言评析:
吃一堑,长一智。学然后知不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

哲学认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1.67 MB
  • 时间2018-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