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大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意义,了解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那些影响?
二、重点和难点:
?
?
,中国革命展现了哪些新面貌?
三、计划学时:4学时
四、教学方法:专题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引言:辛亥革命后,不同的政党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方案,历史也在选择不同的政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终于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命运?赢得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林立的众多党派中,是大浪淘沙的选择,为什么历史和人民要选择中国共产党?
多少年来,人们在追问并且尝试回答这道历史遗留下来的课题。追寻历史,我们会发现,本章的内容中可以发现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握“一个主题、做到两个了解、深刻领会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本章直接突出了了两个选择:历史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专题一: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一、中国人民斗争实践的需要。
辛亥革命失败后,不同的政党在选择不同的方案,不同的政党也寻找救国的真理,在纷至沓来的西方众多理论中,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大浪淘沙之后,是中国共产党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命运?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在欧洲,为什么中国的先进分子会在中国的大地上举起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
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惊醒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如哲学家尼采所说:我看见无边的灾难开始降临到人间。国家主权丧失,人民遭受苦难,谁能振救中国?从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各个阶级登上了政治历史舞台探索天国农民革命,农民尽管蕴含有伟大的革命潜力,甚至建立了与封建政权相对峙的革命政权,但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也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继承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企图在不改变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和维护封建制度,发起了为期30多年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自强”、“求富”为目的,客观上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最终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这些方案仅是对封建主义的改良,它必因封建主义的落后而失败。落后的封建主义面对资本帝国主义的凌辱,打了败仗,宣告破产。
资产阶级改良派倡导的维新变法的主张,要学习西方建立立宪制君主制,最终在中国历史上昙花一现,过早夭亡。
资产阶级革命派随后发动了辛亥革命,要学习西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最终也以袁世凯窃取国柄而流产。“革命的结果是不尽如人意的,风暴过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仍旧是中国发展最大的障碍。”辛亥革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天变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
学来学去,但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先生老是侵略学生!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资本主义的那一套也不行!
中国人学习西方屡遭失败的事实,使他们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怀疑,李大钊在1918年已经意识到,“东洋文明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世界非有第三种文明崛起,不足于渡世危崖”。由此看来,封建主义不行,因为封建主义的落后性决定了它与反封建的时代潮流是相悖逆的,我们经常用资本主义的那一套来批判封建的那一套,资本主义也不行,从资本主义老家思想库中舶来的思想武器,并不自动具有反对帝国主义的功能!更进一步说,帝国主义用枪炮战舰强行送到中国来的西方文化,根本不可能具有反帝救国的功能。
恩格斯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因此,面对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人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思想理论武器!
二、新文化运动创造前提
在总结以往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过程中,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以往那些革命的先行者们之所以没有取得革命的胜利,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袖手旁观、隔岸观火”,没有参与,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是“亡国灭种”的根源。所以要从根本上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他们决心发起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廓清蒙昧、开启民智,将人们的思想从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于是就有了思想启蒙运动,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之为“新文化运动。”(整个
重庆市大渡口区重钢片区城市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