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精彩看点
贵州日报
世博会,对人类社会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所取得最高成果的展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集聚了最新的创意、最多彩的文化、最尖端的科技。随着世博园区变得越来越漂亮,,在整整184天的会期中,看什么?这是每位即将前往世博的“看客”最关心和最期待的事。为了“看客”们届时能充分享受这场“饕餮盛宴”,体验世博魅力,4月中旬,记者提前探访世博园,盘点世博精彩看点。
看创意
挑战想象极限
英国馆:
6万粒“种子圣殿”
“种子拥有着无限可能,蕴含着无限变化,代表着希望和创意。”这是英国馆国家馆创意的来源。
以“创意之馆”命名的英国国家馆6层楼高的主题建筑上遍布着6万根透明的亚克力光纤“触须”,每根“触须”顶端都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这些光源可以被组合成多种图案、颜色和信息。所有的“触须”会随风摇动,在展馆表面形成变幻的光泽和色彩,使得整个建筑像一个“会发光的盒子”。奇特的是,呈现在参观者眼前那6万根“触须”顶端还是6万粒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松果、咖啡豆……数以万计的种子都来自由英国皇家植物园和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千年种子银行项目。
瑞士馆:
全景观循环缆车体验
瑞士拥有世界首创的360度全景观旋转缆车,可以为游客们一路带来四季变换的奇妙体验。瑞士馆里,一片片金灿灿的蒲公英漫山遍野,各种绿色植物顶端开放,伴随着舒缓的、仿如置身大自然般的声音,参观者将乘坐这种观光缆车从展馆底层螺旋上升,完成一场约10分钟的自然之旅。观光缆车是半开放式的,乘坐者在升上高空后,双手双脚仍能与最近处的空气亲近,由于缆车座位设计很低,乘客的双脚能触及屋顶大量种植的蒲公英。
瑞士馆内的这架缆车速度最高时可达到每秒1米,乘坐时会有飞起来的感觉。缆车就像一条纽带,连接瑞士馆的城市空间和自然空间,让人们在城市和自然之间来往“穿梭”,独特的演绎了上海世博会的一个副主题——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风筝广场”作为独特造型的墨西哥国家馆。
“快乐街”为主题的荷兰馆展现了现代城市生活的合理规划。
,寓意着1999年澳门回归。
看科技
引领创新潮流
日本馆:
会呼吸的“太空堡垒”
高约24米,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日本展馆被称为一个“会呼吸的生命体”。该展馆外部呈银白色,采用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包裹,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大穹顶,像一座“太空堡垒”。展馆设计上采用了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馆外部透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以内部的太阳电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高效导光、发电;展馆内使用了循环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术。
世博会期间,日本展馆内30种机器人将为参观者带来娴熟的小提琴演奏,展示机器人如何在未来老龄化社会中成为人类的
“伙伴”。能直立行走、会拉小提琴的机器人将在舞台上展示高超的揉弦、拉弓技巧。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而诞生的机器人“伙伴”,不仅能双腿行走,高度的控制技术让机器人手部以及手腕部分的活动灵活细致,跟人类一样,不仅能够帮助行动不便者,还可以提供看护、医疗、家政服务。
芬兰馆:
“冰壶”中的科技元素
芬兰的展馆设计是一个“
上海世博精彩看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