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胃肠易受凉睡姿饮食皆有法
秋分为阳历9月22日,23日或24日,处于黄经180度。此时,太阳又直射赤道上,即在黄赤道相交点上,昼夜平分,故称秋分。因北半球天气转凉,候鸟大雁、燕子、杜鹃等都开始成群结队地从逐渐寒冷的北方飞往南方。
秋分是农作物成熟、收获的节气。秋分以后,日降水量也不是很大,。
秋分三候为:“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声是因为阳气盛而发,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坯”子实稀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子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途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干涸了。
秋分以后,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
中医认为:侧身屈膝而卧,可使精气不散。。正符合古人所言的:“卧如弓。”正确的睡眠姿势为一手曲肘放在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放松。这样脊柱自然形成弓形,四肢容易自由变动,且全身肌肉可得到充分放松,胸部受压最小,不容易出鼾声。
需要指出的是,秋季睡眠姿势的选择也须因人而异。如有些疾病患者却不宜采用右侧卧的方式。如心衰患者,则宜采用半卧位。脑血栓患者,侧卧会加大血流障碍,易导致血栓再发,而宜仰卧。胃溃疡患者,右侧卧,会大大增加胃部流向食管的酸性液体的回流量,引起胃部灼痛,而宜左侧卧。高血压患者,宜加枕平卧,枕头一般高15厘米左右。肺气肿患者宜仰卧,头部略高,双手向上微伸,以保持呼吸通畅。
另外,孙思邈曾说:“夜卧常习闭口。”目的也在于使精气内存不散。因此,秋季睡眠尽量不要张口呼吸,以助秋季养收之道。
原料:萝卜500克,杏仁15克,牛肺250克。
做法:萝卜切块,杏仁去皮、尖。牛肺用开水烫过,再以姜汁、料酒旺火炒透。瓦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牛肺、萝卜、杏仁,煮熟即成。
功效:补肺清肺、降气除痰。
服法:吃肺饮汤。每周2~3次。
原料:炒甜杏仁、炒核桃仁各250克,蜂蜜
500克。
做法:将炒甜杏仁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再加核桃仁,收汁,将干时加蜂蜜,拌匀至沸即可。
功效:补肾益肺、止咳平喘润燥。
原料:当归30克,小母鸡1只。
做法:将小母鸡宰杀去毛、去肚肠。将当归填入鸡腹,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先大火煮沸,打去浮沫,再小火煨至烂熟。
功效:补血益气、和胃止痛。
原料:黄精15~30克(或鲜黄精30~6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做法:黄精切片,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煮粥,粥成后加白糖适量即可食用。每日1剂。
功效:滋阴
秋分胃肠易受凉 睡姿饮食皆有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