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
雨霖铃
词出现于唐、五代时期
宋词
豪放派
婉约派
(写对社会生活的种种观察与感受)
(以写闺情、离愁为主)
苏轼、辛弃疾
柳永、李清照
柳永(约987——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与兄三复、三接并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如《明皇杂录》里写道:“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这也就是词牌《雨霖铃》的来历。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品味意象,把握情感。
2、掌握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的写法。
自主学习
明确:
多情自古伤离别,
伤离别(词眼)
1、反复诵读,初步感知这首词的感情
内容。
2、思考: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诵读课文,积累感悟
朗读的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3、读出感情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影片
认识中国古代诗歌里的常见意象带有的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
意象:出现在作品中带有主观感情的物象。
? 这些景物各寄予了
作者怎样的感情?
“离别”
之事的,分别是哪些句子,各自侧重于从
哪个角度来写?
合作探讨
雨霖铃课用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