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洪水岚汤温泉
地热地质特征及* 成因机制探讨
王聿军1 ,马祥县2 ,单伟2
( 1.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 2. 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3)
摘要: 威海市草庙子镇洪水岚汤温泉是低温热水型地热田,位于苏鲁造山带( Ⅰ) 胶南隆起( Ⅱ) 乳山-威海凸起的东
部。热储位于印支期花岗岩构造破碎带内,受 NW,NE 向断裂构造控制,呈点状、带状分布,洪水岚汤位于 2 个断裂
构造交会处,出露标高 66. 83 m,平均水温 71℃。根据流体化学特征分析,洪水岚汤温泉热水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
水化学类型按舒卡列夫法分类属 HCO- ·SO2--Na + 型热泉,氟、偏硅酸含量较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放射性元
3 4
素。
关键词: 地热; 地质特征; 成因机制; 洪水岚汤温泉; 威海市
中图分类号: P314. 1
文献标识码: A
地热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型替代能源,在满
足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同时还具有洗浴、疗养、养殖等方面的功效,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价值[1]。威海市是著名的“中国温泉之乡”,地热资源较丰富,为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对地热资源的系统勘查和综合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该文结合该地区的地热普查工作就威海市草庙子镇洪水岚汤温泉的地热地质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研究探讨,以期对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有所帮助。
1
区域地质特征
威海市洪水岚汤温泉在地质构造单元上属苏鲁
造山带( Ⅰ) 胶南隆起( Ⅱ) 乳山-威海凸起的东部[2]。地层分布以第四系为主,中生界地层零星分布。第四系属全新统松散堆积物。主要分布在山间洼地,现代河流两侧,覆盖厚度 1 ~ 10 m 不等。区域构造以韧性变形为主,脆性断裂构造次之。区内主要发育 NE 向和 NW 向 2 组断裂,它们控制着地热流体的形成、赋存与运移。洪水岚汤出露在 NW 向断裂 F1 与 NE 向 F2 ,F3 ,F4 断裂的交会处( 图 1、图
图 1 威海市洪水岚汤地区区域地热地质图
1—温泉点; 2—实( 推) 测断层; 3—第四系; 4—白垩系; 5—文
登超单元; 6—伟德山超单元; 7—荣成超单元; 8—玲珑超单元
2) 。区域上岩浆岩广泛分布,主要有文登超单元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伟德山超单元斑状中粗粒二长花岗岩、荣成超单元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和玲珑超单元
中粒二长花岗岩①。
* 收稿日期: 2010-11-06; 修订日期: 2010-11-22; 编辑: 陶卫卫
作者简介: 王聿军( 1962—) ,男,山东济宁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勘技术及管理工作; E - mail: WYJ7915@ 163. com。
①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草庙子镇阳泉地区地热资源普查报告,2008 年。
勘查资料表明: 洪水岚汤地热田热储埋藏深度
一般在 20 ~ 50 m,局部可能大于 50 m,热储厚度 400 m 左右。洪水岚汤在未开采前,热水自流,目前自流
2
洪水岚汤温泉地热地质特征
2. 1 地热地质条件
洪水岚汤温泉发育于文登超单元二长花岗岩岩体内,热储为花岗岩的构造破碎带或裂隙带,热储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受 NW,NE 向 2 组断裂构造控制明显,洪水岚汤温泉出露在 NW
威海市洪水岚汤温泉地热地质特征 及成因机制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