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店铺的经营趋势
发布日期: [ 2010-05-25 ] 作者: 贝妮兔
我国零售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
一、 19世纪80年代
倒商时代的特点是,够不应求、物资非常缺乏,只要手里有货就可以很快卖出去、赚到钱。这个时代做生意的人最大的关键是倒到货。这种商人被称为倒爷。最有名的倒爷是牟其中。在1987 ,牟其中率领南德集团在深入研究中、美、俄经济大三角的关系后,成功地完成了中俄民间贸易史上最大的一笔单项易货贸易——用中国300 多家工厂的 800 多个车皮的日用品、轻工产品及机械设备,从俄罗斯(前苏联)换回了四架图—154M 民航客机和相当于一架飞机价值的航空器材。继而与俄罗斯国际卫星组织合作发射航向号电视直播系列卫星,开展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航天通讯业务。
二、 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坐商时代。
坐商时代与倒商时代的不同在于,坐商有固定的经商场所、倒商很多都没有;其次,坐商时代的销售难度比倒商要高。但是,坐商还不是很注重选址和装修。
三、 1994左右开始的经商时代。
这个时代的物资相对比较充裕,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对销售技巧、服务态度、产品品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有了品牌消费观念。这个时代的零售商人开始注重选址、店铺装修、货品陈列、店员培训等等。例如第一家进入大陆市场的品牌专卖店——佐丹奴开始挺进中国大陆市场。
四、 21世纪开始的数据营销时代。
这个时代,零售专卖店除了注重选址、店铺装修、货品陈列、人员培训之外,在日常的店铺经营管理中,非常注重数据分析——终端KPI。从货品的订购、陈列的设计、促销的设计到VIP客户的维护等,都以终端数据分析为最主要的依据。
KPI是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的缩写,中文意思为:关键业绩指标。下面将简单介绍终端店铺九个关键的指标。
1、 营业额。
营业额反映的是经营的总体状况。营业额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我们不仅要知道营业额,更要知道其背后的原因,例如客单价、连带销售率、成交率的具体数值。
2、 分类比。
我们的产品主要分成:包袋类、衣服类、拉杆箱类、延伸品类。通过分析不同品类的占比可以准确的了解到哪类产品创造最多的利润、哪类产品创造的业绩较少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陈列和补货。并有效监控实时库存。
3、 坪效。
坪效是指单位面积带来的效益。具体的计算公式是:单位坪效=利润/面积。通过坪效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店铺在面积多大的情况下效益是最好的。是店铺是否要扩大的主要依据。当然,我们还要考虑市场竞争等相关因素。
4、 畅销/滞销前5大。
了解畅销的前5大,我们可以准确的补货,通过对比以往畅销的前5
零售店铺的经营趋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