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申报材料
接山镇关于省级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的申报材料接山镇共有52个行政村,6.5万人,12.8万亩耕地,区域面积150平方公里,20**年度财政收入4246万元。接山镇位于东平县东部,与肥城接壤,距泰安市60公里,331省道从境内穿过,境内有丁接路、鄣王路、龙蔴路、接黄路、象山路、滨河大道贯穿境内,交通便利。接山镇是山、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物质丰富。接山镇南临大汶河,汇河从境内穿过,水利资源丰富,接山镇区域内文化资源雄厚,有鄣国、古遂国遗址,传统村落呈星状分布与境内,古民居保存良好,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司令部办公室旧址和香山战斗遗址分别位于境内常庄村、徐坦村,接山镇文物古迹众多。
一、接山镇扎实有效的开展乡村文明行动。
1、以泰东路形象提升工程为重点,强化交通沿线环境整治。投资300多万元,对泰东路沿线进行整体形象提升,主要是镇驻地、鄣城村两侧实施绿化带、人行道改造,安装路灯,镇驻地、鄣城、席桥、接山等村文化广场建设,镇政府开放式办公场所改造,镇驻地排水沟改造,沿线村内沿路街道硬化、绿化、排水沟建设等工作,有力的提升了沿线整体形象。
2、以清理农村“四堆”为工作重点,强化村内环境卫生整治。以实施“人人动手、清洁家园”为抓手,借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各村以清理“四堆”为重点,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村庄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员行动的氛围。以沿泰东路、鄣王路、丁接路、龙麻路、接黄路沿线村庄为主线,把大街小巷内的柴草堆
、粪堆、垃圾堆、建筑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尤其对进村主要道路、环村路、硬化了的道路为清理重点。
3、以推广“边角经济”为重点,强化村庄绿化力度。围绕村集体增收和群众增收,借助“边角经济”的经验,各村抓住春季绿化有利时机,采取多种方式,选择适宜苗株,广泛进行植树进行绿化加快文体小广场建设速度,落实文化惠民工程。目前,接山镇52个行政建起57处文化广场,配备体育健身器材的村有40个村45处,有12个村已建好小广场。同时,各村培养一名文化带头人,以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文体小广场等设施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目前,接山镇有庄户剧团3个,广场舞队伍24支,实现了文化共享。
5、以文明一条街创建为基础,扎实开展“四德”工程建设。接山镇各村选一条村内主要街道作为文明一条街建设,制作了以村规民约、十大不文明行为、我的中国梦、新二十四孝图、文明宣传栏、科普宣传栏、志愿者服务、村务财务公开栏为主的宣传版面。各村建起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通过“美在接山感动齐鲁”活动的开展,选树一批各类典型,各村都评选出了“四德”人物,制作了版面在村内显著位置进行宣传;同时,积极开展“和谐家庭”、“好婆媳、好妯娌”、“五好家庭”、“文明诚信户”评选等群众性文明风尚创建活动,营造了“人人遵守公约规范,处处树立文明新风”的浓厚氛围。
6、以建立保洁长效机制,强力推进乡村环卫一体化建设。接山镇环卫一体化工作以健全各村保洁机制、成立保洁队伍、垃圾池建设、建立垃圾处理中转站为工作重点。接山镇共有保洁队伍53支,保洁人员195人。各村在主要街道集中、定点建设了垃圾池,安放了垃圾桶,全
镇共建垃
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申报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