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
主
讲
:
曹
文
译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人体测量与作业区设计
第三章动作与安全问题(产品班选用)
第四章环境行为与空间设计(展示班选用)
目录
什么是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又名“人类工程学”
在我国,被称作“人机工程学”、“人类工程学”、“人因工程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工效学”等。
第一节人机工程学的发展简史
英国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美国完成的。(原因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关)(战争)
所以人机工程学有“起源于英国,形成于美国”之说
第一章概论
一、经验人机工程学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原因:
20世纪初,美国学者卡· w · 泰罗在传统的管理基础上
首创了新的管理方法和理论
制定了一整套以提高工作效力为目的的操作方法
并考虑了人使用机械、工具、才料、及作业环境标准化的问题
例如:他曾研究铲子的最佳形状、重量,研究如何减少由于动作不合理而引
起的疲惫等。
其后,(科学管理内)容不断充实
包括动作时间研究—工作流程与工作方法分析—工具设计—装备布置等
结论:研究都涉及机器、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成为后来人机工程学发展
的奠基石
从经验出发
经验人机工程学
主要研究的内容:
研究每一位的职业要求
用测试来选择工人和安排工作
目的:
规划和利用人力、制定培养方案,使人力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研究最优良的工作条件,研究最好的管理组织形式,
研究工作动机
研究最优良的工作条件,研究最好的管理组织形式,研究工作动机
二、科学人机工程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许多国家大力发展效能高、威力大的新式武器和装备。由于片面注重新式武器和装备的功能研究,而忽视了其中“人的因素”(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失败的教训屡见不鲜)。
例如:由于战斗机中座舱与仪表的位置设计不当,造成分行员误读仪表和误用操纵器导致意外事故;由于操作复杂、不灵活和不符合人的生理尺寸而造成战斗命中率低等现象经常发生。
通过分析研究:在人和武器关系中,主要的限制因素不是武器而是人,并深感“人的因素”在设计中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条件。
同时还认识到,要设计一个高效能的装备,只有工程技术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生理、心理学、人体测量学、力学等学科方面的知识。
因此:二战期间,人机工程学首先在军事领域中展开了与设计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与应用。
例如:为了使所设计的武器能够符合战士的生理特点,武器设计家不得不把生理学家、解剖学家、心里学家等请去,一同为设计操纵合理的武器而触摸献策。
三、现代人机工程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二战后,各先进工业国纷纷开展人机工程学的研究。
美国:首先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发展
研究范围:太空中的生理需要、太空中漫长的空间旅行需求
60年代,欧美各国进入了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时期
研究范围:进入了系统的研究阶段(如:信息论、系统论)
60年代至今,
研究范围:使机器的操作不越出人类能力界限之外
第二章人体测量与作业区设计
第一节人体测量
人体测量定义:
人体测量学说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取定人与人之间和与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距的一门学科。
最早对这个学科命名的是:比利时数学家Quitlet奎特蕾特,于1870年出版了《人体测量学》一书。
第一节人体测量
一、人体尺寸的测量方法
工具:裁缝用的软尺
方法:按骨点进行(参考人体测量项目图)
人机工程学讲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