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现状
在现今市场经济中,建设工程承发包主要通过招投标方式来实现。而当前施工企业面临的施工任务“僧多粥少”的情况,只有强化的成本控制,才能挖掘出更多的利润空间,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论文。案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引用苏州建筑工程集团施工案例作为实际面的分析素材
人工费控制
工人的工作班内消耗的工作时间分为必须消耗的时间和损失时间。必须消耗的时间包括有效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的消耗。损失时间包括多余和偶然工作、停工、违背劳动纪律所引起的工时损失。我把损失时间的控制放到人工费节约的重点上来,从技术因素和组织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控制。要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避免出现我方自身责任的赶工现象出现。
其次从用工数量方面进行控制
⑴根据施工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照一定比例发包给项目部,并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包干控制。 案例企业对本工程的钢结构制安工作进行了公司的内部竞标,公司内部有三个钢结构公司,本工程钢结构2100吨,经过几轮激烈的竞争,钢构二公司以制安1800元/吨的清工价格争得了工程,市场价格为2000元/吨,此分项工程为项目部节约了2100×(2000-1800)=420000元。 ⑵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可分包给劳务分包单位,采取包干价控制,降低工费。 本工程为砼杯口基础,预制砼排架结构,模板工作量为7200m2,此项工作技术含量较低,我公司内部人工费较高,所以考虑分包给劳务分包单位,经过与几家合格分包单位的洽谈,本着质优价廉的原则,以23元/m2的价格发包,我们市场询价为28元/m2,此项我项目部就节约了7200×(28-23)=36000元。
材料费成本控制
1、材料用量控制 ⑴坚持按照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及时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⑵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消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⑶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 ⑷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消耗水平; ⑸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和仓储损耗。
买价控制
⑴,通过对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 案例工程主要的材料是钢材2900吨、压型钢板12000m2、混凝土4050m3三类,经过测算,其金额占总材料金额的90%以上,我和材料采购人员以及工程经济类专家对以上三类大宗材料进行了采购竞争性谈判,在我公司供应商名册中择优选取了四家供应商,又在名册以外选择了两家单位,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经过了四轮的谈判,择优选择了两家单位做为该工程的供应商,钢材每吨供应价下降62元,压型钢板每m2下降8元,混凝土每m3下降15元,该部分材料采购就节约了2900×62+12000×8+4050×15=336550元,有效的降低了施工成本。
选择最佳采购量
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经过计算,本工程需用某煤矸石砖60万块,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以及资金情况,分批购入,30天采购完毕,经过我与材料采购人员的市场询价,共提出3种采购方案:方案一:以3天为单位采购,一次采购费用为1000元,;方案二:以6天为单位采购,一次采购费用为1100元,;方案三:以15天为单位采购,一次采购费用为1200元,。保管费均为3%。 我拿到这三种方案,运用相关公式进行了仔细核算。 方案一:每次采购量=600000/10=60000块 采购和存储费合计费用: =Q/2×P×A+S/Q*C=60000/2××3%+600000/60000*1000=10405元 方案二:每次采购量=600000/5=120000块 采购和存储费合计费用: =Q/2×P×A+S/Q×C=120000/2××3%+600000/120000*1100 =6274元 方案三:每次采购量=600000/2=300000块 采购和存储费合计费用: =Q/2×P×A+S/Q×C=300000/2××3%+600000/300000*1200=4245元 经过计算,方案三采购费用最少,我建议材料采购人员每15天为周期采购一次,节约了采购等费用。
质量成本管理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具备了基本的资本(材料设备)和劳力(人工)之后就可以进行生产活动,但是对于如何保证质量问题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在做好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协调的问题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质量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