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半夏栽培实验及野生半夏与栽培半夏的对比分析.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申 明
本人承诺:硕士学位论文半夏栽培实验及野生半夏与栽培半夏的对比研究是本人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无抄袭及编造行为。该论文著作权及涉及的有关知识产权归成都中医药大学所有,有关该学位论文成果的开发、转让、论文发表等,均需征得导师和成都中医药大学同意。
本人同意:成都中医药大学有权通过影印、复印等手段汇编学位论文予以保存,并提供查阅和借阅;有权按照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论文及电子版,公布(或刊登)论文内容。
硕士生签名: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前言
半夏之名始见于《礼记·月令》:“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故为名也”[1] 。宋代《图经本草》半夏项下记载:“二月生苗……五月、八月内采根”[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 版(一部)规定,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 Pinellia ternata (Thunb.) ,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3]。
野生半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贵州、安徽等省,湖南、山东、江西、广西、广东亦产[4,5]。半夏为我国常用大宗商品药材, 多为野生。然而,由于近年来农田建设和除草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加上无计划盲目掠夺性的采挖,造成野生资源骤减。市场上也有以半夏同属植物或同科不同属植物的块茎作半夏使用[4],如虎掌、水半夏等,除了有些为地区用药或一时混淆,主要原因是半夏资源短缺,而半夏栽培技术未能大幅度提高半夏产量所致。而随着入世和药厂 GMP 改造,各厂商为争夺市场,注重自己的品牌和质量。不少生产止咳化痰的中药厂家便纷纷摒弃价廉的水半夏,而改用正品半夏投料。半夏的临床需求量日益增长,市场货源日趋紧张。
在人工栽培方面,半夏虽已开始由野生变为家种,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与管理,半夏的种植受到土质、光照、水分、田间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6-10], 造成品种退化,产量不高,质量较次。因此,半夏的栽培技术急待改进,以提高产量,保证质量,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本课题主要对半夏的栽培方法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半夏的生长习性,对四川南部县的生态环境进行考查并认为南部县适合种植栽培半夏。由于多种原因,为了实验观察方便,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选取试验田,对半夏栽培方法及田间管理方法进行试验研究,考察行距、株距、种植深度、种茎直径以及遮荫条件、摘蕾、肥料及农药种类对栽培半夏产量及质量的影响;并从生药学、有效成分含量及药效作用等方面比较栽培半夏与野生半夏。半夏栽培实验的研究不仅能为大规模种植栽培半夏提供科学依据,为贫困山区提供一条致富的道路,而且有利于半夏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1 文献综述
本草考证[2,4]
半夏入药首见于《五十二病方》第 376 号方,处方用名为冶半夏(即用半夏粉),与牛脂、醋合煎服用。《内经》十二方,半夏秫米汤为其中之一,用以治疗胃有痰浊、心烦不眠等症,且至今仍为医家所用。半夏在《神农本草经》载: “一名地文,一名水玉。生川谷”。《名医别录》载:“生槐里。五、八月采根”。槐里即为今陕西省兴平县。《吴普本草》载:“生微丘或生野中,二月始生叶,三三相偶,白花圈上”。《唐本草》载:“半夏所在皆有,生泽中者, 名羊眼半夏”。《图经本草》载:“半夏,生槐里川谷,今在处有之,以齐州者为佳。二月生苗一茎,茎顶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生江南者似为芍药叶”。
《本草纲目》中除引载上述本草外,也载有半夏图。《植物名实图考》载:“所在皆有,有长叶、圆叶两种,同生一处,夏亦开花,如南星而小,其梢上翘入蝎尾”。综上述本草中对半夏形态特征的描述,以及《证类本草》到《植物名实图考》半夏的附图(见图 1),半夏的原植物与现行药典规定是一致的,均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 Pinellia ternata (Thunb.) Bteit.。
现代研究
图 1 历代本草半夏附图

(校订本)

生药鉴别[3-4,11-18]
市场上半夏的混淆品很多,报道的有虎掌南星、水半夏、山珠半夏等。中国药典对半夏的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作了详尽的描述,许多学者也将半夏与其混淆品在性状、显微特征上进行鉴别。在理化鉴别方面,中国药典规定以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为对照品对半夏甲醇提取液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另有报道以β-谷甾醇为对照品对半夏石油醚提取液进行鉴别。赵正荣等对半夏,山珠半夏与水半夏进行紫外光谱鉴别,结果表明三者的紫外吸收光谱最大吸收波长有较大差别。在分子鉴别上,Kondo对半夏和虎掌南星进行叶绿体rbcL基因序列分析, 发现半夏157个碱基片断中有2个序列样式,而半夏与虎掌

半夏栽培实验及野生半夏与栽培半夏的对比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91 MB
  • 时间20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