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选题背景
电影《功夫熊猫》是美国动画公司梦工厂于2008年制作的一部喜剧动画片。,制作周期5年,影片上映10天,美国国内票房收入过亿,[1]。可以说该影片在全球大获成功,它所创造成绩几乎令所有国产乃至进口动画片望尘莫及。
《功夫熊猫》中的故事发生在宁静、祥和、民风淳朴且武术高手云集的和平谷,故事的主角是懒散、肥胖、憨态可掬且疯狂迷恋中国功夫的熊猫阿宝。一天,谷内德高望重的乌龟大师要挑选神龙大侠,天天做着“功夫梦”的熊猫阿宝却在阴差阳错中被选为神龙大侠。在其师父、师兄师姐及众人不看好的情况下,经过乌龟大师的点化和师父小熊猫的精心教导,熊猫阿宝历经磨难成为功夫高手,最后一举击败雪豹太郎,拯救和平谷于危难之中,自己也真正成为令人景仰的神龙大侠。
看过这部电影以后,对其的简单评价是:电影画面,惟妙惟肖,赏心悦目,彰显浓郁中国风;电影台词,脍炙人口,意味深长,蕴含经典中国味;电影情节,精彩纷呈,扣人心弦,弘扬传统中国义。总之,这是一部很好的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主流价值观念融合在一起的电影,更重要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为中国武术的国际传播提供了范本,做出了榜样。
研究目的
功夫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积淀;熊猫是全球认可和平的象征、友谊的化身。以上两者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且知名度极高的国宝,但是会中国功夫的熊猫没有生在中国,这是值得我们中国人思考的问题,更是值得我们武术界与电影界人士深深的思考的问题。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大体可分为四点:
第一、先进成熟的好莱坞模式如何助推电影《功夫熊猫》在全球获得成功。
第二、体系庞大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如何被演绎的散而不乱、多而有形。
第三、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与武术背后哪些更值得我们去挖掘创新与拓展解读。
第四、好评如潮的经典影片在欣赏之后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引发我们哪些思考。
综上所述,目的就是研究这部电影如何紧扣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的主题,如何抓住当代人的心理,最终巧妙的促进了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
研究意义
张岂之先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曾提到“文化的融合和移植是文化得以进步发展的必要条件。”[2]由此我也想到了,如果中国武术想在全球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武术的精髓和内涵与其他民族经典文化元素的融合和移植是必要条件。
《功夫熊猫》虽然是一部美国好莱坞拍摄的电影,但是它对中国文化本质的把握极其准确,对中国文化的演绎也是极其的到位。仔细研究这部电影有利于我们改变以往的武术国际传播观念,发现并利用新兴传播方式;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武术价值意义,为中国武术的国际传播重新定位。
文献综述
武术国际传播相关概念
武术国际传播的概念
所谓的国际传播,主要是指传播者借助大众传媒这一载体向外传播的信息,国际传播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际传播包括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狭义的国际传播仅指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国际传播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国家以上的个人、群体、或政府官员的跨越被承认的地理性政治边界的各种传播”[3]。这个定义明确的点出了国际传播的跨国传播特性,同时还强调了多个国家之间的多种传播活动,不足之处是没有反映出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传播受众之间互动的特征。
武术,是我们国家一种特有的文化。由于武术信息是固定的存在于中国,它是不会自然向外流动的,只有在武术传播者的控制下,传播者和传播受众双方才能积极互动并共享武术信息。所以,跨国传播性与传受双方的互动性是武术国际传播的两大特征。通过对武术国际传播特征的理解我们可以将武术的国际传播简单的归纳为:武术传播者借助一定媒介向中国以外传递武术信息以实现共享互动的过程。
如果将武术的跨国传播性再进一步的细分,又可以将其分为跨文化、跨地域和跨语言传播三个特性。跨文化就是指武术信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和民族之间进行传播。跨地域是指武术跨越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疆域界限,向其它国家和地区进行传播。跨语言是指武术传播在不同语系的国家和民族之间进行。那么如何将武术国际传播的三个特性完美的融合到一起呢?准确把握武术的本质并用先进的电影技术就可以将武术国际传播的三个特性完美的糅合到一起。
武术国际传播可以培养更多地海外武术受众(国家、组织或个人),让这些武术受众们对我们中国武术产生喜爱之情,提高他们对中国武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让他们在参与武术运动中时不仅可以享受武术带来的健康、防卫、快乐,同时也让武术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形成一种持久而广泛的武术行为,最终可以让武术在世界上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普及,让武术屹立在世界体育之林[4]。这些也正是武术国际传播的目的所在。
7:正文、参考文献、致谢 加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