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智能成都”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改].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智能成都”发展规划(2011-2020)
(讨论稿)
智能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其核心是基于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通过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广泛的联接、更加集中和更加有深度的计算,建立覆盖人、自然、社会的感知网络,动态感知城市建设、运行、管理、发展的各种需求,实现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交互、互动、通信和控制,从而构建一个智能的生产、服务、生活体系,让城市中的每个人享受健康、平安、便捷、和谐的生活。智能城市建设是加速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推动城乡一体高度融合,全面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为加快推进我市建设以人为本、感知互联、融合创新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年到2020年。
一、发展现状
(一)国内外发展态势
国际城市。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智能城市、智慧国家建设,较早开始了智能城市建设,并纷纷制订相关的发展战略。如,纽约将“更智能化城市”作为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发起了“新一代水资源管理计划”,在河道安装传感器以开展水资源监测和管理;东京通过
“东京无所不在计划”,在全市广泛采用ID识别技术进行物联网应用,方便居民获取便捷、个性化的资讯服务;新加坡提出实施“智慧国2015”计划,特别是通过埋在路上的传感器和红绿灯探头,使人们能像获取天气预报一样获得交通堵塞预报。
国内城市。国内许多城市特别是经济发达城市,适应新技术革命浪潮,提出了建设智能城市的目标,把智能城市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启动了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北京提出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加快向世界城市迈进;上海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力争在“十二五”初步形成智慧城市基本框架;宁波提出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提升科学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以及转型升级的动力和方向,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深圳把建设“智慧深圳”作为推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突破口;武汉提出用10年时间使武汉成为中部“智慧之都”;南京、贵阳等城市与IBM携手打造智慧城市。
(二)我市的发展基础和问题
(一)发展基础
经济基础。“十一五”期间,成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预计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00亿元,%;。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发展步伐加快,服务业稳步发展,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预计2010年
5::,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预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5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842元,%。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智能成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信息设施基础。近年来,成都通信枢纽建设全面提速,基本形成了从传输、交换、存储、灾备、公共计算到公共安全完善的通信基础设施体系,使成都作为国家西南地区通信枢纽的战略地位得到实质性加强。全市通信干线传输能力不断增强,无线城市建设快速启动,3G网络建设全面展开,主城区无线网络覆盖达100%;国际直达专用电路、同城网际交换中心加快建设,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成都)、云计算中心等一批高性能计算中心项目的落成和运行,三大运营商、万国数据和相关金融企业在成都建立了行业数据中心和灾难备份中心,形成2000TB信息数据存储能力,汇聚西南、辐射西部、服务全国,沟通世界的国际通信传输能力全面提高,为“智能成都”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
信息化应用基础。成都是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电子政务试点城市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城市,较早开展了“数字成都”建设,启动并实施了一系列信息化重大应用和示范工程,信息化应用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城市管理、政府服务、智能交通、安全监管等应用体系逐步完善,同时,成都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物联网技术在城市交通、食品安全、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现代物流、城市管理、安全监管六大领域的示范应用
,为更大范围开展智能化信息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
产业基础。成都是国家电子元器件制造和信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和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我市主导产业之一,2010年底,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800亿元,产业增加值对全市GDP贡献率保持在10%以上;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35%以上增长,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00亿元。成都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电子信息产业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并向高端化发展,为“智能成都”建设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基础保障。
科技人才基础。成都是国家电子信息高技术产业基地,拥有前沿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科技优势。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大、中科院光电所等在光纤传感技术、MEMS传感技术、自组网技术、高分辨率对地

“智能成都”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98 KB
  • 时间2018-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