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
首页> 第一章概述
/
海南黄花梨植物名为降香黄檀,学名:Dalbergia odorifera ,在海南习惯称花梨,是国家标准5属8类34种红木之一,是海南岛特有树种,分布于海南岛低海拔的丘陵地区或平原、台地。现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亦有引种栽培。当今人们为了将花梨与目前红木家具市场上各式各样的“新花梨”(家具行业俗称)区别开来,而在花梨前面加了一个“黄”字,引后,“黄花梨”之名遂流传开来。花梨有许多别名,例如:花梨母、花梨木、花梨格、降香、降香檀、降香木、香红木、香枝。花梨从木材颜色、质量上区分有两种:一种是油梨、别一种是糠梨。据民载:“花梨,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气最辛香,质坚硬细致。有油格、糠格两种,油格者不可多得。”又《本草拾遗》:“榈木出安南,性坚,紫红色,有花纹者谓之花榈。”即此木也。同一树龄的花梨,油梨成材后,心材比例大,一般成熟材心材占树木直径的4/5以上,心材颜色较深,棕褐钯,有油性光泽,比重大,香味辛辣浓厚,其边材黄棕色;糠梨成材后,心材比例小,一般占树木直径的1/3甚至更少,颜色较淡,红棕色到紫棕色,比重较油梨轻,其边材淡黄色。油梨由于木材心材质量好,所以价值比糠梨价值高。花梨亦称“降压木”,《本草纲目》中又名降香,其木屑泡水饮用,可降血压、血脂,做枕头可舒筋活血,有很高 的药用价值。此外,花梨心材木质坚硬、纹理漂亮,是制作古典硬木家具的上乘材料。
花梨是海南岛的特有树种,国外未发现有分布与种植。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进口花梨,如越南花梨、泰国花梨、越柬紫檀、大果紫檀、乌足紫檀等树种,它们属于“新花梨”(行业俗称),在国家标准的红木中归类为花梨木类,木材有金黄色、浅黄褐色、红褐色、橘红色、紫红色及紫褐色等,木材通常浮于水,虽是红木,但不是花梨,其价格与价值远不如花梨。
本书所指的花梨是降香檀,属红木中的香枝木类,市场上叫香红木。另外,有一种植物叫海南黄檀,学名:Dalbergia hainanensis Chun,在海南俗称“花梨公”,与花梨(降香黄檀)近似。其差别是:海南黄檀小叶7~11片,纸质,顶端短渐尖而常为钝尖头,花粉红色,雄蕊10枚,没有心材,果熟期为7~8月份;花梨小叶9~13片,稀有7片或15片,近革质,顶端急尖而钝头,花淡黄色,雄蕊9枚,有心材,果熟期为11~12月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海南岛花梨野生资源非常丰富,但岛上的人们不知道它的价值,也不懂得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经常砍下来当做普通家具用材或烧火柴用。在海南农村,经常听到老一辈人说“过去,穷人用花梨、富人用荔枝”,可见花梨的价值在当时并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另外,从近年来收集的旧家具中,经常发现花梨木材制作的锅盖、算珠、锄柄、刀柄、家具、椅子、原木桁梁、床板等简单木制品,也足于证明以前花梨在海南岛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很好的利用。然而,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与传世的明清式家具证明,早在明、清时期,花梨心材已是皇宫内高档家具的主要用材,其木制品与工艺品只有皇帝以及腰缠万贯的权贵们才能享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花梨的认识越来越充分,开发利用状况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其心材按材料成色“以斤论价”,且价格一路飙升,从每斤几十元到2000元不等。直径30厘米、长3米的花梨心材原料,市场价为每斤2000元。
而花梨家具的兴盛,带来的另一后果却是过度采伐,致使海南岛花梨资源破坏严重,大树急剧减少,资源濒临灭绝。花梨木制品与工艺品的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与日俱增,造成目前一套圈椅可以买一套房子的现实情况,种植与保护花梨迫在眉睫。目前花梨已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自2002年起,海南省开始大面积发展花梨人工林,随后,广东、福建等地也相继大量引种栽培。
第二章形态特征、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首页> 第二章形态特征、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花梨是海南特有的树种,能耐高温、耐干旱,能在土层浅薄、贫瘠的土地上生长。花梨栽培容易,是海南或其他热带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一、形态特征
花梨属落叶大乔木,树高可达20米,胸径可达80厘米。树冠广伞形,树皮外表黄灰色,粗糙;内皮黄褐色,带草腥气味。小枝平滑,有微小、苍白色、密集的皮孔。新枝柔软,老枝略粗糙而有细槽纹。外皮有浅灰色疤痕,有近球形的侧芽。羽状复叶,互生,长12~25厘米,小叶9~13片;稀有7片或15片;小叶近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顶端急尖而钝头,~8厘米,~4厘米,全缘,上面深绿色
黄花梨种植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