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码分布选股
成本分布可谓是分析家的一大特点,通过一种数学模式尽可能地接近和模拟市场的事实的购筹码的分布结构,虽然做不到“知道所有人的底牌”,但是做得到“了解大部分的其他人手中的牌”
!分析家为客户自己定量地描述市场提供了两个成本函数,COST和WINNER,从而完成了对这一部分的自由和开放的平台制作。
在函数表中我们已有对这些函数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有一个完整的介绍,所以这里不再赘述,直接通过以下的一些例子来了解这些函数的用法!
2、61 当日收盘价的获利盘的比重?
含义解释为在本周期收盘价之下的获利筹码的比例是多少?这样计算的原因在于通过具体的数值分析求得更加明确的权市场的成本构成状况。
COST(CLOSE):
同样原理有:
COST(OPEN); COST(HIGH); COST(MA(CLOSE,5));
2、62 当日90%的成本获利的价位?
在此价位之下的90%的筹码在不计入交易费用的前提下都已经实现了帐面上的盈利。
WINNER(90); 同理: WINNER(10); WINNER(50);
2、63 单峰密集形态
在《高级实战技法》我们提及了两种密集形式:单峰高位密集、但逢低位密集,这两种密集形式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基本含义。当发生在相对的高位的时候,几率较大的后市行情是下跌即将来到,而低位则刚刚相反。
条件选股之一:单峰密集
如下图所示,股价一直在一段区域内上下振幅不大的波动,在狭窄的区间内发生了大量的换手,并且延续了相当的一段时间,在业界有许多种的称呼,或者其他较为形象的描述,例如,长期的横盘整理,时间换空间等等,该形态被视为一种主力以低成本吸筹,以耐心换取筹码的典型手法,但是一直缺乏一种定量的描述方法,而移动成本分布的模型的建立为简单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契机,COST和WINNER函数则真实地实现了统计意义上的解决手段。
我们要找出70%的筹码集中在很小的区域内(一个容易进行横向的对比的区间内),也就是分布集中度较高的区域。
在两个假设的前提下,按照以下的方法做:
先找出85%的筹码获利的价格线:
A1:=COST(85);
找出15%的筹码获利的价格线:
A2:=COST(15);
70%的获利空间为:
A3:=A1-A2;
85%和15%的获利价格区间的中价为:
A4:=(A1+A2)/2;
将表达式改为百分比的形式并进行界定,让70%的筹码分布在它们中价的10%的范围内:
A3/A4*100<10;
如果大家已经很熟悉分析家的公式编写了,那么我们就不用那么多的中间表达式了,前提是清楚公式的架构,我们可以直接采用以下的表达方式:
分布集中度:
(COST(85)-COST(15))/(COST(85)+COST(15))/2<
注意:分析家在移动成本分布右下角标注的“70%的筹码分布在X元(+、-)Y%的范围内”,其中的X值就是我们在上式中计算的中价A4,Y就是集中度。
因为在原来的假设前提下,每一天的筹码分布都是不断的累加和迭算,期间的计算量相当巨大,这就是我们之所以采用以上的简单计算方法的原因了。因为细心的用户一定会想到,筹码绝对不会像我们所说的那样简单地集中分布在85-15的区间内,但是一定
筹码分布选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