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的比较
内接法
外接法
电路图
误差原因
电流表分压
U测=Ux+UA
电压表分流
I测=Ix+IV
电阻测量值
R测=U测/I测=
Rx+RA>Rx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R测=U测/I测
=RxRV/(Rx+RV)<Rx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适用条件
RA<<Rx
RV>>Rx
适用于测量
大电阻
小电阻
(2)两种电路的选择
①定量判定法
若已知待测电阻的大致阻值Rx,电流表的内阻RA和电压表的内阻RV,则:当Rx>>RA或Rx/RA>RV/Rx时,选用“内接法”,当Rx<<RV或Rx/RA<RV/Rx时,选用“外接法”,当Rx/RA=RV/Rx时,两种接法均可。简单概括即为“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②试触法
若不知Rx的大约阻值,可采用“试触法”,将电路如图7-3-2
所示连接,空出电压表的一个接头S,然后将S分别与a,b接触
一下,观察两表示数变化情况。
,说明电压表分流作用较强,即
Rx阻值较大,应采用“内接法”,S应接b。
,说明电流表分压作用较强,即
Rx阻值较小,应采用“外接法”,S应接a。
图7-3-2
图7-3-3
把金属丝接入如图7-3-3所示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金属丝
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金属丝中的电流,根据Rx=U/I计算金
属丝的电阻Rx,然后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有效长度l,用螺旋测
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计算出金属丝的横截面积S;根据电阻定律Rx=ρl/S,得出计算金属丝电阻率的公式ρ=RxS/l=πd2U/(4lI)。
四、实验步骤
,将测量结果记入表格,求直径的平均值,计算出金属丝的横截面积。
,测量三次,将测量结果记入表格中。
-3-3所示的电路连接好器材,注意滑动变阻器应调在阻值最大的位置,电流表和电压表选择好适当的量程。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记入记录表格内。
,拆除电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根据上面记录的数据,完成以下表格内容:
(1)金属丝的长度=_____cm=______m;
(2)金属丝的横截面积S=________mm2=________m2。
(3)金属丝的电阻=__________Ω。
(4)金属丝材料的电阻率ρ= =_________Ω·m。
实验次数
长度l/cm
长度平均/cm
直径d/mm
直径平均/mm
横截面积S/mm2
1
2
3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Ω
1
2
3
三、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丝、米尺、螺旋测微器、电压表、电流表、直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五、注意事项
,测量直径时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量一次,取平均值;
,为减小误差应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
2012实验专题实验7: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