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患者的护理
学习目标
教学目的
知识
技能
态度
掌握常见日本血吸虫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熟悉日本血吸虫病、钩虫病、蛔虫病、蛲虫病的流行病学情况及预防措施。
1能对蠕虫感染病区患者按护理程序完成系统化整体护理;
2能对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家属开展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建立治疗性人际关系,能与合作伙伴团队协作;
2对患者有高度的责任感与同情心、尊重患者,满足患者需要。
任务
任务1:对血吸虫患者进行护理评估
任务2:对血吸虫患者作出护理诊断
任务3:对血吸虫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
任务4:对血吸虫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任务引入
案例
男,22岁,江西波阳人,因发热20天入院。20d前开始每晚发热,℃,次晨可退热。伴畏寒、腹痛、腹泻、腹胀,反应迟钝。热退后症状明显缓解。发病前1个月曾有下水捕鱼史。
查体:℃,脉博82次/分,血压115/75mmHg。急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两肺无啰音,心率82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肋缘下1cm,剑突下3cm,脾未触及,腹水征阴性。
血常规:白细胞16*109/L,*1012/L血小板119*109/L,,,。
任务相关知识
导致人体损害的蠕虫主要包括吸虫病、绦虫病和线虫病三大类。
蠕虫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蠕虫感染程度有关,轻者多无明显临床表现,严重感染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和并发症表现。蠕虫感染与接触机会及卫生习惯有关,感染对象多为农民和儿童。感染后获得带虫免疫,仍可重复感染和再感染。开展社区卫生宣教和家庭护理指导,是预防、控制和消灭蠕虫感染性疾病的关键。
常见的蠕虫感染性疾病有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绦虫病、姜片虫病等。蠕虫感染患者需进行消化道隔离(棕色标志)。本章重点介绍血吸虫病患者的护理.
任务相关知识
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japonicum)是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人是终宿主,钉螺是必需的惟一中间宿主。日本血吸虫在自然界除人以外,尚有41种哺乳动物可以作为它的储存宿主。
任务相关知识
解放前,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于我国南方各省区,严重威胁着农村广大劳动人民的健康与生存。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他还亲笔把消灭血吸虫病写进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当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时,毛泽东同志欣然命笔写下了《七律·送瘟神二首》。
血吸虫,灰白色,常雌雄合抱,寄生在钉螺上。它离开钉螺后,遇到入水的人畜,就钻入体内,侵入血液,引起血吸虫病。人患此病,急性期则发热、咳嗽、肝区疼痛;慢性期就腹泻,肝脾肿大;晚期肝硬化,导致死亡。儿童若患此症,则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成为侏儒。解放前,这种病流行于我国南方各省区的350个县,患病的达一千万人,受感染威胁的在一亿以上,小小的血吸虫像瘟神一样威胁着农村广大劳动人民的健康与生存。
任务相关知识
任务相关知识
血吸虫雌雄合抱
任务相关知识
唯一中间宿主:钉螺
蠕虫感染-血吸虫病患者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