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学案
钟华
一、回忆九月起点考试中的诗词鉴赏第二小题
秋怀
(宋)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问:颔联二句,有人认为“十字咏尽秋日佳趣”,请你简要说明。
答:①用白描的手法,②写出了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的动态景象,③写出了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小结:结合课改地方诗词鉴赏的题型
(一)常见题型:(1)诗中某一句写得很妙,请简要分析。(2)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有何效果(作用)?
(二)、答题模式: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证明为什么(具体运用)。
③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效果、作用)。
三、答题示例:
韶美归舟过夔,留半月语离,作恶诗以送之,用韶美原章韵
王十朋(宋)
弱羽①年来正倦飞,夔门邂逅故人归。人生一笑难开口,世事多端合掩扉。
况是桑榆俱暮景,何曾富贵已危机。明朝怅望仙舟远,百尺高楼上静晖②。
[注] ①弱羽:飞行力弱的鸟。②静晖:夔州静晖楼。
问:尾联写得很巧妙,请简析。
答:①想象手法。②明朝独自登楼怅望,故人的舟船早已远去,③写出了依依惜别之情。
【总结】揭示手法+分析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分析表达作用
四、练习:
(一)陇西行(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问题】请简要分析诗中第三、四句采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二)浣溪沙-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问题】“此情惟落花知”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试作简要分析。
五、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阮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杆。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问题】“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这一句意境开阔,别具情味,古人曾评价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请依此谈谈你的理解。
六、古诗鉴赏歌诀
古诗鉴赏不畏难,考纲要求烂心间。表达技巧和形象,思想内容加语言。
素质修养固根本,神游于古想联翩。诵读咏叹兴会至,语言突破发先端。
平仄对仗适格律,押韵也使语序缠。语言风格有特质,术语种类要记全。
质朴清新别绮丽, 简练隽永意味先。
诗中意象无限广,主客相融滋味长。离愁别绪托折柳,望月怀远尽思乡。
竹菊梅兰君子范,春草无涯友情芳。燕飞世迁夫妻苦,杜鹃啼血寄凄凉。
蝉鸣高洁虫悲误,鱼传尺素鸿雁忙。凡此种种难尽举,骚人寓意话衷肠。
分门别类条理化,意境初解识诗章。
抒情方式要记清,直抒胸臆显爱憎。更兼触景生情意,融情入景风雨惊。
托物言志诗魂寄,尽吐块垒见真情。侧陪正面静衬动,乐景哀情反相成。
烘云托月手法老,虚实结合更鲜明。双关互文兼对仗,铺陈排比并比兴。
跨过表达技巧隘,评价顺水有乘风。
思想内容怎评价?胸存类型不驳杂。写景寄旨表不群,咏物抒怀写高雅。
羁旅行役寻常见,思亲怀乡拟不差。故道长亭别情重,多言不忍少旷达。
怀才不遇思明主,舒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