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2001年:教育部1996年开始对教学大纲使用进行9个省区
调查,研制颁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004年: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着手修订实验稿。
2007年4月:教育部组成课标修订组,对29个省市区课改
情况进行大面积调查,开始进行修订。
2010年: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要求进行修订
2011年12月: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
版),修改教材,2012年秋季起始年级使用新教材。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守正出新
内容
实验稿
2011年版
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阶段目标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教学建议
四、评价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附录1 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附录2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附录3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附录4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附录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守正
一、坚持语文课程以生为本的核心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二、坚持语文课程两性统一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坚持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的价值追求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
四、坚持语文课程四项基本的教学理念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守正
五、坚持语文课程五大基本的教学领域
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六、坚持语文课程五项基本的教学建议
、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七、坚持语文课程四项基本的评价建议
:诊断、反馈、激励
:形成性、终结性;定性、定量
:教师、学生、家长等
:五大领域、三维目标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出新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进一步明确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
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实践性课程。
前言: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
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
活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
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
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
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二、进一步突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教学理念: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
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
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
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
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
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学段目标: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评价建议: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
四、进一步辩证思考教学改革中的问题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
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
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研究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