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偏倚:指研究对象有意的夸大或缩小某些信息而导致的偏倚。
爆发:指在集体单位或小居民区短时间内突然出现许多相似病例的现象。
被动监测:下级单位常规上报监测数据和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接收。
比值比:指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
变量:即观察单位的研究特征。观察结果称变量值。
标准差:是描述一组计量资料离散趋势或分布状态特征的指标。
标准误差:表示抽样误差的大小,它与标准差成正比,与样本例数的平方根成反比。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由果及因的病因研究方法,是分析流行病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它选择患有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作为病例组,选择未患有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个(些)危险因素的比例,以判断暴露危险因素于该疾病有无关系。
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病因:指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
病原携带者: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参考蛋白质:鸡蛋和人奶的氨基酸构成很接近人体需要量,在试验中常以它们的氨基酸构成代替人体对氨基酸需要的构成,故将这类蛋白质称~。
测量偏倚:指检测方法、工具不正确,操作程序不规范或因工作中粗心大意而造成的偏差。
长期变异:是疾病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其临床表现和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情况。
常量元素:指每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上的矿物质,在人体含量较多的有钙、镁、钾、钠、硫、磷、氯等7种元素,占人体总成分的60%-80%。
抽样调查: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可以估计出总体人群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些特征性情况。
抽样误差: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使抽样过程中样本指标值与总体指标值不相同,这种误差称为~
传播机制: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
传播途径:病原体更换宿主时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传播因素:在外界环境中传播病原体的物体。
传染期:指传染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垂直传染: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两代之间的传播。
错误分类偏倚:调查中使用的方法如果偏离了金标准,则能产生错误分类偏倚,在度量疾病状态和暴露状态时都可能发生。
大流行:是指某病的发病率远远超过该病流行的水平。
单盲法:指研究人员知道医疗措施分组情况,而研究对象不知道接受措施的具体内容,从而避免了病人主观因素对疗效造成的偏倚。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不同的食物适当混合,使蛋白质之间相对不足的氨基酸相互补偿,使其比值接近人体需要的模式,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能量缺乏病:指严重蛋白质营养不良时,蛋白质缺乏与能力缺乏同时发生。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指蛋白质经过消化吸收后,进入机体可以储留和利用的部分,可用氮储留法测得。
倒峰型:指发病曲线自发病率高峰下降后又缓慢上升。
等级资料:按事物的等级或类别分组,清点各组的观察单位数而得到的资料,也称半定量资料。这类资料变量值间不仅有类别的不同,且不同组间也有顺序、等级或量的类别。但这种差别又无法精确量化。
地方病:是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发生或流行的疾病,或是在某些地区相对稳定无需自外地输入传染源就经常发生的疾病。
地方性氟中毒:是生活在高氟地区的居民长期摄入过量的氟而引起的以氟斑和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