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心肺脑复苏指南.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前言
医院分级管理是我国医院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要使医院评级达标,就必需狠抓内涵建设,医学临床“三基”训练不仅是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的基本途径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医院分级管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我院即将于今年10月申报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11月迎接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专家组评审,医务人员的临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即“三基”将是本次评审检查的重点内容。因此有必要在我院医务工作者中开展临床“三基”训练,做到人人合格达标。
本次医师基本技能操作培训资料根据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内容和要求,选出部分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作为重点培训。医院将于10月份进行考核,每个医师每个项目的考核成绩必须合格,希望临床医师重视并做好训练,提高医院及自己临床医疗水平,为我院评审成功及医院分级管理建设达标做贡献。
徐闻县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陈升王主讲
2005AHA心肺脑复苏指南
心肺复苏研究内容
复苏学又称为心肺脑复苏(Cardiac 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 是研究心跳呼吸骤停后,由于缺血缺氧所造成的机体组织细胞和器官衰竭的发生机制及其阻断并逆转其发展过程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脑和心、肺等重要脏器不致达到不可逆的损伤程度,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
心肺复苏发展史
1956年:Z011首例体外除颤成功
1958年:美国彼得·沙法(Peter Safar)教授发明了口对口通气法
1960年:考恩医生(Kouwenhoven)发表了第一篇有关闭式心脏按压的文章
沙法与考恩确认了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术联合应用技术的合理性。
沙法结合两种方法,奠定了现代CPR的基础.
1966年:第一次全美复苏大会
2000年:第一届国际CPR会议
心搏呼吸骤停诊断:
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
注意:一旦诊断明确就应立即投入抢救,不能因听心音、测血压、开放静脉通道等操作而耽误时间,影响抢救效果。
心脏停搏的临床表现和出现时间
临床表现出现时间
突然的意识丧失立即出现
颈动脉、股动脉无搏动立即出现
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可在心脏停搏前、后或
同时出现
心音消失立即出现,有时不易判定
瞳孔散大固定心脏停搏后数十秒钟出现
皮肤黏膜紫绀苍白心脏停搏后数十秒钟出现
各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
大脑-----4-6分钟
小脑-----10-15分钟
延髓-----20-25分钟
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
肝细胞-----1-2小时
肺组织-----大于2小时
无氧缺血时脑细胞损伤的进程
脑循环中断:
10秒——脑氧储备耗尽
20-30秒——脑电活动消失
4分钟——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
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4-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6小时——脑组织均匀性溶解

心肺脑复苏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4.71 MB
  • 时间2018-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