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迷鸟和漂鸟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迷鸟和漂鸟
曹武镇小王华雄
教学内容:湖北省中小学乡土教材观鸟《迷鸟和观鸟》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两种鸟的意义。
2、了解迷鸟和漂鸟的生活习性。它与大自然气候有哪些联系。
3、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迷鸟和漂鸟的意义。
鸟类迁徙是鸟类随着季节变化进行的,方向确定的,有规律的和长距离的迁居活动。在动物界中,类似的活动非常常见,在昆虫则称为“迁飞”,在鱼类则称为“洄游”在哺乳动物则称为“迁移”。迁徙是鸟类生命周期中风险最高的行为,受到体能、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人类的活动常常有意无意地破坏鸟类迁徙的补给站点,而给他们的迁徙制造更大的困难,有时甚至对某些物种的存续产生严重影响。关键词:“鸟类的迁徙”“迁徙与居留类型”“迁徙的途径”“迁徙的时间”“影响因素”。迁徙与居留类型根据鸟类迁徙的行为,可以将鸟类分成不同的居留类型
留鸟:留鸟是那些没有迁徙行为的鸟类,它们常年居住在出生地,大部分留鸟甚至终身不离开自己的巢区,有些留鸟则会进行不定向和短距离的迁移,这种迁移在有的情况下是有规律的,比如乌鸦会在冬季向城市中心区域聚集,而在夏季则会分散到郊区或者山区,这种规律性的短距离不定向迁移被叫做“漂泊”;还有一些物种如雪鸡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在高海拔和低海拔之间进行迁移,这种迁移叫做“垂直迁徙
”,虽然名为迁徙,但仍然是留鸟的一种行为;有些物种的短距离迁移则是完全没有规律的,仅仅是随着食物状况的改变而游荡,这种鸟类实际上是留鸟与候鸟之间的过渡类型。
候鸟:候鸟是那些有迁徙行为的鸟类,它们每年春秋两季沿着固定的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间。
在不同的地域,根据候鸟出现的时间,可以将候鸟分为夏候鸟、冬候鸟、旅鸟、漂鸟:如果鸟类,在它避寒地则视为冬候鸟,在它的繁殖地(或避暑地)则为夏候鸟,在它往返于避寒地和繁殖地途中所经过的区域则为旅鸟。在一定广域范围,或是夏居山林,冬居平原处的则视为漂鸟。
迷鸟:迷鸟是那些由于天气恶劣或者其他自然原因,偏离自身迁徙路线,出现在本不应该出现的区域的鸟类,例如曾经在中国湖南省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发现的大红鹳就是迷鸟。
除留鸟和候鸟外,还有一些季节规律迁徙活动的鸟类叫漂鸟,这是它们为索饵或者繁殖需要在一定区域内和短距离迁徙的行为,如啄木乌、山鸠等夏居山林,冬迁平野。漂鸟常因气候和食物的关系进行不同生境的移动。如血雉(Ithaginis cruontus)常年留居中国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祁连山及陕西南部等地,栖息于高山灌丛间,夏季可到达海拔4500米高处靠近雪线。秋冬季节迁至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结群活动,觅食种子、叶芽、苔藓和昆虫等。红胸角雉(Tragopansatyra)与血雉类似。分布于西藏南部山林中,栖息于海拔3000米左右的阔叶林内,冬季降至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带进行小群活动。绿啄木鸟(Picus canus)为遍布全中原、近山的丛树间,随食物而漂泊。又如山麻雀(Passer rutilans)平时栖在山地,冬季迁至平野,成群活跃在树间或栽培地带。
候鸟和留鸟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同一鸟种,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在不同的地区甚至在同一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居留类型,决定一个鸟种在一地的居留类型的因素有当地气候、食物状况、生境等。例如繁殖于日本北海道的

迷鸟和漂鸟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