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急症子宫切除20例临床分析
作者:田绪芳常婧慈丽君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临床情况。方法:20例子宫切除的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子宫切除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胎盘因素,DIC,子宫破裂,羊水栓塞,晚期产后出血。结论:子宫切除是抢救产后大出血,挽救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产科;子宫切除;子宫出血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达到或超过500ml,是产科最常见对孕产妇危害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中占首位。最常见的原因有子宫乏力性出血,胎盘滞留及软产道裂伤,较少见的有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产后出血因短期大量出血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子宫切除是治疗产科重症子宫出血,挽救生命的一条重要措施。现将5年来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20例的临床情况做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2007年间收治的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病例共20例,其中年龄21-43岁,平均31岁,初产妇6例,经产妇14例,孕周33-42w,。
,占35%,剖宫产13例占65%。
。出血量1000-3800ml,平均1650ml。
:18例行子宫次全切除,2例行子宫全切除术。
2结果
附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指征
:延误手术时机切除子宫后DIC死亡1例,席汉氏综合征1例。
3讨论
:针对病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止血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的重要措施,应要采用各种方法尽快止血,如缝扎出血点,结扎子宫动脉、髂内动脉,子宫切除等。边抢救休克边手术止血。尽快建立2-3条静脉通道,积极输血补液,失血性休克原则上需要补充全血,补液原则上应“需什么补什么”,“需多少补多少”,而不是传统上的“失什么补什么”,“失多少补多少”[1]。手术治疗产后出血有①介入盆腔动脉栓塞法;②开腹结扎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③子宫切除。介入治疗和髂内动脉结扎在基层医院因条件和水平所限而难以实施。因此,子宫切除在基层医院挽救产妇生命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约30%,不同于曾荔苹[2]和简艳红[3]报道的胎盘因素是造成难以控制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有资料报道剖宫产
较阴道分娩出血量多1倍,更易发生产后出血[4]。本组资料65%为剖宫产患者。宫缩乏力性出血多有产程延长,胎膜早破,多胎,巨大儿及精神过度紧张等因素。胎盘因素与多次人流,多次刮宫,宫腔感染引起子宫内膜增生不良有关。另外接生技术不规范,滥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造成子宫破裂也是产科子宫切除重要原因。
。特别是巨大儿,阴道助产时应在良好照明和充分暴露下仔细缝合阴道裂伤,-1cm。既要避免反复检查延误手术时机,又要避免盲目自信漏诊软产道裂伤而切除子宫。本组1例漏诊软产道裂伤以顽固性子宫出血切除子宫教训深刻。
,对基层医院顽固性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20例临床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