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地下水资源勘查
(上土市镇下河组、磨子潭镇铁佛寺组、太阳乡汤家湾组)
物探工作报告
项目名称:霍山县地下水资源勘查物探工作报告
(上土市镇下河组、磨子潭镇铁佛寺组、太阳乡汤家湾组)
委托单位:
勘察单位:
院长:
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
报告编写:
报告审核:
日期:
目录
第1章 前言 4
工程概况 4
勘查目的任务 4
第2章 自然地理、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4
自然地理 4
地质概况 5
地球物理特征 11
第3章水文地质条件 12
松散岩类孔隙水 12
基岩裂隙水 12
地下水补、迳、排特征 13
第4章方法技术与质量评价 13
测地工作 13
工作方法技术 14
16
第5章地面水文物探工作的解释推断 16
上土市镇100线、110线 17
磨子潭镇200线、210线 18
太阳乡300线、310线、320线、330线、340线 19
第6章结论和建议 21
附图目录
图号图名
1 霍山县上土市镇下河组地下水资源勘查物探工作布置图
2 霍山县磨子潭镇铁佛寺组地下水资源勘查物探工作布置图
3 霍山县太阳乡汤家湾组地下水资源勘查物探工作布置图
4 100线联合剖面与静电α卡曲线图
5 100线AMT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
6 110线、300线、310线静电α卡曲线图
7 110线AMT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
8 200线联合剖面与静电α卡曲线图
9 200线AMT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
10 210线联合剖面曲线图
11 320线联合剖面与静电α卡曲线图
12 320线AMT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
13 330线AMT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
前言
工程概况
霍山县政府为发展县域经济,拟开发县域饮用天然矿泉水,委托我院在上土市镇下河组、太阳乡汤家湾组、磨子潭镇铁佛寺组三个地点进行物探勘查工作。受到委托后,我院物探人员于2013年11月19日进入工地,进行物探野外工作,至11月28日结束,基本查明了探测区段内的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
勘查目的任务
根据委托要求本次物探工作的目的任务是:通过上土市镇下河组、太阳乡汤家湾组、磨子潭铁佛寺组三个地点的物探勘查工作,研究分析出地下水情况,提供物探报告,对物探异常好的地段提供1-2个钻探点位。为以后打井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自然地理、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自然地理
工区地处霍山县境内,植被丰富,物种众多,%,生物物种多达6500余种,是一个生态系统相对完备、森林植被垂直分布、珍稀物种丰富的天然基因宝库。属北亚热带温润季风性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冷热适中;区域差异小垂直变化大,气候资源丰富。冬季雨量少,偏北风多,显得干冷;夏季雨水多而光照充足,显得湿热;春秋是冬夏的过渡季节,多气旋活动并有小高压盘距, 风向不定天气多变。因而四季气候有"春暖、夏凉、秋爽、冬寒"的季节特征。雨量分布有区域差异,山区多于丘陵,一般为6 :4。县境内地形复杂,因地貌类型,海拔高度等情况不同,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常年平均气温为
℃,年降水量1400mm左右。
地质概况
本区地层为华南地层大区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的桐柏—大别山地层分区,以磨子潭—晓天深断裂为界,以北为北淮阳地层小区,以南为岳西地层小区。区内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
1、上太古界:主要为大别山岩群(ArD)和大别山杂岩(Ar3Dc),大别山岩群由片麻岩组(ArDgn)、斜长角闪岩组(ArDa)、大理岩组(ArDm)组成,分布于霍山以南地区,岩性为二长片麻岩、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岩、大理岩等;大别山杂岩(Ar3Dc)主要为变形变质侵入体,岩性为片麻状辉闪岩、英云闪长岩、条带状花岗片麻岩等。
2、上元古界:包括佛子岭岩群(ZDF)的郑堂子岩组(ZDz)、仙人冲岩组(ZDx)、祥云寨岩组(ZDxy)、黄龙岗岩组(ZDh)、诸佛庵岩组(ZDzf)、八道尖岩组(ZDb)、潘家岭岩组(ZDp)地层,岩性为石英片岩、浅粒岩、石英岩夹白云质大理岩等。
3、侏罗系:主要为凤凰台组(J3f)、毛坦厂组(J3m)、三尖铺组(J3s)为主,分布北部丘陵,岩性为安山岩、粗安岩、凝灰质砂砾岩、页岩及紫红色、砖红色砾岩、砂岩、粉砂岩等,与老地层呈不整合或断层接触。
4、白垩系:包括晓天组(K1—2x)、下符桥组(K1—2xf)、黑石渡组(K1—2h)地层,分别分布于北部
霍山县地下水资源勘查物探找水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