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讲人:张慧君
组员:李唯豪
权心悦
李欣旭
金兰永
2012年11月召开党的十八大,将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基础上,十八大在报告主题中鲜明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的历史渊源
“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意思是说:人民劳苦够了,渴望稍微得到安康。这里的小康指的是“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有余”的生活状况。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小康的历史渊源
1979年12月6日 邓小平会见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20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也还是很低的。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邓小平首次借用“小康”这一概念。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
1979年,邓小平同志立足改革开放,第一次使用“小康”、“小康之家”来描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图景,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小康”发展目标。
“三步走”战略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2000年提前实现翻两番的小康目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小康社会;
小康的历史渊源
经过努力,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目标,1987年已经达到;第二步目标,到1997年就提前完成;“人均800美元”的目标,到2000年也胜利实现,实际达到854美元。
“新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提出,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的历史渊源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正式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个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了具体论述,其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等具体指标。同时,十六大报告还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资料分享
  • 文件大小4.81 MB
  • 时间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