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派艺术作品浅析
——观马蒂斯作品有感
野兽主义即野兽派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如马蒂斯、弗拉曼克、德兰等,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在处理线条和色彩块面之间的手法上,野兽派追求一种强烈的“蓄意的不调合”的对比效果,在透视上抛弃传统的透视法则,在造型上追求形象的夸张性,这些力求打破传统的艺术法则的创作手法给人带来了随意而又强烈的视觉效果;又由于受到非洲艺术和东方艺术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往往带有雅稚、淳朴的意味。在色彩表现的技法上,野兽派画家常常采用类似平涂的手法,使得色彩之间不但对比鲜明,而且还具有较强烈的装饰美。
野兽主义画家弗里茨给野兽主义下的定义是:“通过颜色的交响技巧,达到日光的同样效果。狂热的移写(出发点是受到大自然的感动)在火热的追求中建立起真理的理论。”
马蒂斯说过:“构图,就是以装饰方法对画家用以表达自己感情的各种不同素材进行安排的艺术。”
亨利·马蒂斯出生在法国北部小镇卡托,逝于尼斯的西米亚兹。他是20世纪初最前卫的美术流派——野兽主义的领袖。
马蒂斯早年从事法律事务,23岁改学绘画,曾入朱利安美术学院师从布格罗,
尔后进象征主义画家莫罗的画室。莫罗对色彩的主观见解对马蒂斯影响很大,
莫罗认为“美的色调不可能从抄袭自然中获得,绘画的色彩必须依靠思索、想
像和梦幻才能获得”。在他离开学校后又受西涅克的点彩派影响,同时吸收凡
·高和高更所长,借鉴黑人雕塑和东方装饰艺术,表现出对传统艺术的彻底决
裂。作品中体现了野兽派的美学观念:即大胆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一致
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形成了他独特的画风——那就是世人熟悉的画面简
洁、清晰,省略了多余的细节,以单纯的线条和色彩构成画面艺术形象。
下面是其代表画作的赏析及我的个人感受:
1905《科利尤尔的屋顶》
这幅画描绘了科利尤尔的街景,鲜明的色彩让人仿佛置身于午后法国街边的一家咖啡店,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观感。画中粗犷的色块,一点儿也不像现实世界,当时马蒂斯推崇这样一种说法:同样是绿色,一千克比半千克显得更绿。他所想要表达的是,如果要让色彩显得更浓烈,就必须大量使用它,才能使色彩在作品中足够显眼。他创造出了一种在西方绘画史上从未有过的着色手法,他打破了常规,这是现代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909-1910 《舞蹈》
舞蹈自古以来就是欧洲绘画和雕塑中最常出现的体裁之一。马蒂斯说:"我
极为喜欢舞蹈,舞蹈是一种惊人的事物:生命与节奏。对我来说,生活中的舞蹈是令人运意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马蒂斯的风格更趋向装饰性,但他始终没有走向完全的抽象,他总是在人物、肖像和风景中寻求形式上的无穷变化。壁画《舞蹈》由于尺寸不适合而废弃(现藏于巴黎小展馆),第二幅1933年才完工,超长构图的画面上,由极为简练的的色块和人物轮廓构成无比丰富的视觉效果,人物的轮廓用灰色来表现,和黑色、纯蓝和玫瑰红将这些轮廓衬托出来,带给我们视觉震撼。
马蒂斯的艺术风格是单纯、简洁、清晰,以线和色块构成艺术形象。尽管马蒂斯声称他作画并不关心形象的含义,只关注色彩、线条和构图的美学意义,但在这幅舞蹈中通
野兽派马蒂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