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小儿从出生后到16岁,都很常见的现象。正常小儿体温在36℃-37℃之间,当体温在37℃-℃之间是低烧,℃-℃是中度发烧,℃以上叫高度发烧。
“百分之八九十的小儿发烧都是感染性疾病造成的,常见的是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其他系统,如皮肤、泌尿道系统都可引起发烧。其他如风湿、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会引起发烧,但这部分占到的比例很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童笑梅指出,许多家长一见宝宝发热就手足无措,要么立刻带孩子往医院跑,要么要求医生打点滴,一次生病反复就医,拿回家一大堆药,不知如何是好。
小儿的正常体温存在个体差异,特别是新生儿及婴幼儿,因为体温中枢发育尚不完善,极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许多家长一看孩子发烧就希望在最短时间内把宝宝的体温降到正常。童笑梅表示,小儿发烧是机体自身对入侵的病毒或者细菌的一种防御反应。此时,小儿体内的免疫系统的各种抗体和白细胞活性增强,使机体的防御能力增加。
“℃以下的低度发热时,仍然照吃、照玩,没有明显不舒服的症状,这时家长不必用药,暂时观察即可。因为这种程度的发热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童笑梅建议,小儿发烧,作为家长既不要过于紧张,但也不要掉以轻心,重要的是做好监护工作。首先要避免孩子体温过高,防止高热对孩子的损害;同时,不要急于把体温降到正常,℃以下时,通常不会对孩子造成损害。
退烧主要依靠物理降温
“一旦感觉小孩体温异常,可用自己的头碰碰他的头,感觉他会比你烫,那就赶紧试表。如果体温烧起来了,需要每隔1小时左右试表,如果都是37度多,就不用很担心。”
童笑梅认为,小儿发烧,尤其是体温超过38度多,需要进行退热处理,作为家长主要依靠物理降温法。
“新生儿发烧先要考虑感染,但更多的是环境因素造成的,比如说周围温度比较高,家长又给他包得很紧,或者由于吃奶少、入量不够,哭吵,不显性失水增加,可发生脱水热,是比较常见的。”童笑梅说,“这时,家长可以打开新生儿的包被,松开衣服,通过散热能够使烧退下去。”她向家长具体介绍了三种物理降温方法:
温水洗浴:水温在37℃左右,通过刺激血管被动扩张,促进热的发散。擦浴时用力要均匀,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以助散热,温水擦浴后用大毛巾将宝宝包好。
酒精擦浴:1岁以上的孩子,可使用酒精擦浴起到降温的作用。酒精的浓度一般以30%-50%浓度为宜,温度以32℃-35℃为宜。用纱布或毛巾浸蘸酒精后,有规律地擦拭。
头部冷敷: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或冰袋敷在宝宝前额部,每5-10分钟更换一次。
清淡饮食多喝水
“发热,从理论上讲,肯定会引起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流失,因为这些成分会随着汗液排泄。所以,小儿发烧期间,饮食的护理十分重要。”
童笑梅建议,家长可以让孩子补充一些复合维生素,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同时多喝水,保证出入量平衡。
饮食应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如牛奶、米汤、绿豆汤、少油的荤汤等。发烧伴有出汗、腹泻、呕吐,但症状较轻的,可以稍微补充点淡盐水。症状较重者,应暂时禁食,以减轻胃肠道负担。孩子体温下降,食欲好转时,可改半流质饮食,如藕粉、粥、鸡蛋羹等,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少量多餐。
童笑梅提醒家长,不宜让孩
小儿发烧注意事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