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之惑
今年,我的孩子面临“小升初”,一直在做着周密的计划和一步步运作着,如何才能如愿以偿的进入一所心仪的中学。但是时至今日,我终于从这次“小升初”的事件中,彻底看出了我国当前的教育状况和弥漫于教育行业的与时俱进的“潜规则”,不能不令包括我在内很多家长为之困惑。
困惑之一:特长生
关于特长生在“小升初”的过程中,屡屡被学校和家长提及和推崇,在全民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很多家长不是因材施教,而是提前给孩子界定了很多想当然的“特长”,到底多少是孩子所喜欢、所感兴趣的“特长”?!有时连家长也说不清。不过在“小升初”选学校竞争过度的今天,很多具有这样或那样特长的孩子,还是能在比较优势中进入了一些优秀的学校,但是更多的正常成长没有先天加强“特长”的孩子,被遗忘在教育改革的角落而无人问津。这些孩子在一定程度上一点也不比那些所谓的具备特长的孩子差,论及综合能力甚至还更加优秀和优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特长生”是给一些关上一扇门的人又打开了“一扇窗”。
困惑之二:推优生
关于推优生的推荐资格和标准,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家孩子所在石景山师范附属小学,校长所指的推优生的硬性标准是三门学科(语数外)总分不能低于290分、且孩子其他均表现优秀,而孩子所在的班级的班主任执行中则按照超过280分就可以,而且还先定了必须是北京户籍的学生。这样我们的孩子尽管各项表现都很优秀、三科总分也达到了284分,却没能被提名。提名候选人是班主任给提前确定的,作为学生和家长是无法把控的。而真正被推优成功的学生的成绩有些则很低。这就是我们的公平教育?!
困惑之三:三好生
关于三好生的话题也值得商榷。还说我们家孩子小学六年中担任过班长、体育委员,获得过模范小干部、三好学生、老师的好参谋等等荣誉。但是,在四、五年级里表现优异成绩优秀(班内排名前五)的他,却没有获得三好学生,事后得知,三好学生让老师(班主任)给内定了。于是,没能连续获得三好学生,以至于影响了近年的“小升初”。很多“过来人”家长都知道,在四五六年级里一定要打点好班主任老师或关键的老师,以确保孩子的推优或三好的名额。都是潜规则提前内定、提前候选,让无辜的孩子还怎么“民主”“公平”的候选?什么世道?!什么狗屁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
这就是被市场经济冲昏的我们的教育,这同样也是我们由来已久的“教育之痛”。
困惑之四:为人师表的“假面具”
当今社会里,教育行业的纷繁复杂是有目共睹的,教育从业人士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也是显而易见的。人事纷争、利益之争表现的尤为激烈。老师,这个神圣的词语,再现如今的教育行业里,越发的显得有些令人无以言表了,特别是有那么一小撮带着“假面具”的所谓的为人之师,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他们每天想的都是自私狭隘的私立和私欲,唯独没有为我们国家伟大的教育事业奉献点起码良知的心思。为了自己的私利和私欲,可以置学生和家长的嘱托于不顾,关怀自己认为好的、自己认为值得呵护的“特殊学生”,只因为这些学生可以为他们自己带来一定好处和收益。
困惑之五:教育是产业,赚钱是根本
更有甚者,有的学校的主管领导公开宣称——教育是产业,赚钱是根本。所以收取各种名目繁多费用是理所当然的,尽管国家三令五申的严禁和规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很容易规避的不争的事实。各种挂靠班级、培训机构,都打着各种各样的幌子,
小升初之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