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创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原子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元素周期表的雏形。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
门捷列夫以先行者提供的借鉴为基础,通过自己顽强的努力,于1869年2月编成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第一份英文版本的元素周期表
1869年3月18日,俄,他委托他的同事、彼得堡大学化学教授门许特金代他宣读他的论文《元素性质和原子量的关系》。在论文中,他指出:
(1)按照原子量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2)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或者是原子量相近(如Pt,Ir,Os),或者是依次递增相同的数量(如K,Rb,Cs)。
(3)各族元素的原子价(化合价)一致。
(4)分布在自然界的元素都具有数值不大的原子量值,具有这样的原子量值的一切元素都表现出特有的性质,因此可以称它们是典型的元素。
(5)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特征。
(6)应该预料到许多未知元素将被发现,例如排在铝和硅后面的、性质类似铝和硅的、原子量位于65~75之间的两种元素。
(7)当我们知道了某些元素的同类元素的原子量后,有时可借此修正该元素的原子量。
(8)一些类似的元素能根据其原子量的大小被发现出来。
. 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律中主要表述了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做着周期性的变化的规律。他的卓见没有立即被接受。又经过两年的努力,1871年他发表了关于周期律的新论文。文中他果断地修正了前一个元素周期表。例如在前一表中,性质类似的各族是横排,周期是竖排;而在新表中,族是竖排,周期是横排,这样各族元素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就更为清晰。同时他象德国科学家迈耶尔那样,将那些当时性质尚不够明确的元素集中在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