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金融学院
第十章货币需求
2、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决定于他们持有货币的各种动机。所以,凡是决定或影响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的因素,就是决定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这类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有收入状况、市场利率、信用的发达程度、消费倾向、社会商品可供量、物价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及人们的心理因素等。在这些因素中,有些只影响个人的货币需求,也有些则影响整个经济的货币需求。
货币银行学
金融学院
第十章货币需求
3、货币需求函数是以货币需求作为因变量,以决定或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而建立起来的函数关系式。货币需求函数中的变量可分为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及其他变量。
4、费雪的现金交易说和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是传统货币数量说的两种代表性学说。这两种学说原是作为一种货币价值理论或物价理论而提出的,但它们后来却成了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的重要渊源。
货币银行学
金融学院
第十章货币需求
5、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分析了人们持有货币的三大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前两种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对交易媒介的需求,可合称为“交易性的货币需求”,后一种动机的货币需求则是对闲置的货币余额的需求,即对资产形式的需求,可称为“投机性的货币需求”。凯恩斯认为,交易性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而投机性的货币需求则是利率的减函数。
货币银行学
金融学院
第十章货币需求
6、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发展是围绕着三大动机的货币需求理论展开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鲍莫尔的存货模型和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前者是对凯恩斯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提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不仅是收入的增函数,而且也是利率的减函数。后者则是对凯恩斯投机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在维持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呈反向关系的基本结论的前提下,分析了人们在同一时间同时持有包括货币在内的多种不同收益率的金融资产这一客观情况。
货币银行学
金融学院
第十章货币需求
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以货币需求函数的形式加以表述。在这一货币需求函数中,弗里德曼以恒久性收入作为总财富的代表,以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及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作为机会成本变量,同时还以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之比以及其他综合变量作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因此,从本质上说,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既是对传统货币数量说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说的继承和发展。
货币银行学
金融学院
第十章货币需求
第一节货币需求的概念
第二节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一、收入状况(Y)
(一)收入水平的高低与货币需求成正比
(二)人们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与货币需求成正比
货币银行学
金融学院
第十章货币需求
图10-1 每一个月支付一次工资的情形
1000元
500元平均货币持有额
1/5 2/5 3/5 4/5 5/5
货币银行学
金融学院
第十章货币需求
图10-2 每半个月支付一次工资的情形
500元
250元平均货币持有额
1/5 1/20 2/5 2/20 3/5 3/20 4/5 4/20
货币银行学
金融学院
第十章货币需求
二、市场利率(r)
(一)市场利率决定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二)市场利率影响人们资产持有形式的选择
三、信用的发达程度(Cr)
四、消费倾向(Cp)
货币银行学
金融学院
第十章货币需求
五、货币流通速度(V)
六、社会商品可供量(Q)
七、一般物价水平(p)
八、人们的预期和偏好(E)
九、制度因素
十、其他因素
十货币需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