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行为强化服务
加大农村建筑市场管理力度
沈卫民
随着党中央惠农政策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市城、镇一体化建设飞速发展,建筑开工报建面积不断上升,建筑总量连创历史新高,新建住房的农民越来越多,农村建筑市场非常活跃。2009年全市集镇建设建筑面积56 .5万平方米。然而,由于我们监管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农村建筑市场目前还比较混乱,尤其在各镇工业园区,大都数是政府召商引资项目,不少工程“先上车后卖票”,工程开工了,监管部门还不知道,安全、质量管理无法跟上,存在很多安全、质量隐患。当前普遍存在四方面的问题:
一是施工队组成人员素质低下。现在的农村建筑施工队大多由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临时拼凑而成,他们忙时务农,农闲时施工,一无上岗证,二无施工经验,相当一部分人连施工图纸都看不懂,更谈不上技术操作规范。包工头揽下活后,临时找几个泥瓦工、木工、小工组成一个临时施工队就开工了。
二是质量意识差。表现一方面建房户对施工队的建筑资质大多不进行审查;另一方面,建筑工程队要么没有资质,要么有资质但超范围承接工程,而且施工队在施工时对工人没有明确的技术规范要求,工人干成啥样是啥样。有的没有施工图,或虽有施工图但没有相配套的技术设计规范,有的施工队为了好谈价钱图省事,还有的包工头与不法建材商沆瀣一气,以次充好将大量的劣质建材用在农房建设上等等,致使一些刚刚修建的新房就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
三是安全隐患多。农村建筑队普遍存在重经营、轻安全的问题,为了省钱,不按规定给工人配备安全防护用具,工人自身也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在一些农房建筑工地,随处可见不戴安全帽、不拉防护网、乱接电源线等现象。有的包工头为了抢时间、赶进度,不顾工人的安全,强令工人疲劳作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是监管不到位。目前,农村建筑市场还没有明确的监管单位,许多农村建筑施工队不按规定到相关部门办理报批手续,逃避监督,偷漏税费。多数农村建筑施工队利用农民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甚了解的弱点,建房时,往往只与建房农户订立口头协议,而不签订正规的施工合同,施工中没有质量监督,完工后没有验收,一旦发生纠纷或出现质量问题,农民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而且因为大多农户对法律规范了解不够,聘请了不具资质的施工队施工,一旦施工过程中发生人身损害赔偿的情况,就要与包工头一起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导致事故频发和建筑质量差的原因,一是我们监管部门重城区轻农村,对农村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摆不上位置。农村建筑市场基本处于管理的盲区。城市建房,从土地的使用到建设规划都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必须符合规范要求。而农村建房从选址到建设的随意性都很大,基本是随心所欲。二是农民建筑队大多不具备从业资格,即无证、无照、无资金、无设备、无技术,施工人员没有任何的上岗培训,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三是农民为图省钱大多不会找正规的建筑公司,而有资质的建筑公司大多在城市揽活也不屑到农村接一家一户的小工程,农民对建筑工程队实际上没有可选择的余地。
农村建筑市场是全市建筑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建筑任务量大,为了对新农村建设负责,对农民负责,对社会负责,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坚决克服重城市建筑安全管理,轻农村建筑安全管理的现象,把农村建筑市场的管理摆上我们各级建设管理部门的工作议事日程,并且
规范行为(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