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9.生命生命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9.《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生命生命》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课文列举了三种生命现象,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三件小事,抒发了作者的三种感触,进而展示了生命的意义:生命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4月20日,我校陈双燕老师展示了这一课的第二课时,很多地方值得我去学习,体会颇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突破重难点,诠释生命的意义。
这一篇课文篇幅并不算太长,但内容很难理解。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谈论生命问题确实有点深奥。学生的理解可能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缺乏真正真实的感受,无法引起共鸣,为了打破这困局,陈老师选择了一个突破口,那就是紧紧抓住作者杏林子的生平事迹,将课文与作者的生命历程之间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在感受课文内容的同时,走进杏林子的生命世界,用心感悟作者所写出的这些语言文字中蕴涵的对于生命的思考。教学中,通过展示杏林子命运中的不幸,同时点出她的坚强,引导学生感受文中前两个事例中所提到的小飞蛾和小瓜苗的生命,使学生理解作者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事例,完全是出于对自己生命的思考。这样一来,既让学生感受了语言文字,又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的心,并和自己的心产生共鸣,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接着展示了杏林子一生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在如此艰难的生命历程之中,尚且有如此的毅力,实在令人敬佩。这样,文章最后两个段落中的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起来就好了很多,学生在谈如何“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时,也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二、以读为主,贯穿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陈老师始终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主、以讲助读”,其实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所以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得多,提问多。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学生通过朗读,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同时,多种形式的朗读,进一步增强对生命的

19.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djigr52
  • 文件大小54 KB
  • 时间201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