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多少会给人一种枯燥、无味的感觉,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培训上的交流给我们更多的是收获、是成长。打开历史党史看看一个团队甚至一个政党都是在一次次的交流上会议上去成长的。培训是学习,是交流,是信息的传递,是情绪的转移,是感觉的互动。但大家对培训并不是那么积极,而是有些消极。因此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彻底变态,彻底改变你的心态、改变你的状态。
我国第一所军校校长河南云梦山的鬼谷子说过“口及心之门户”,相随心生。表面看都是在说现象,其实都是在讲心法、心态。有一次,我坐公交车,那时是个大热天从站台上来一对母女,母亲满脸白发,女儿大概三十来岁,由于天气热母亲拧开矿泉水瓶盖满脸慈祥的对她姑娘说:“姑娘天热喝口水吧。”女儿说:“得得得,啰嗦烦死啦!”给老人脸色看就是大不孝,孔子说“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有别乎。”孝不在能不能养老,而在态度、心态。之所以色难给老人脸色看,是因为心境、心态不好,内心有阴暗,怨恨与嗔恨造成的。那么我们把这种孝文化放大到团队、企业,,对自己有生育养育之恩的父母态度、心态都不好、、企业带好,同事关系处好,自己的工作做好。
企业团队最基础的文化是为人处世的的文化,最高级的文化是精神文化。对自己父母都不孝敬心态都不好的人。难道能和同事处好吗?那么为人处世应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呢?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就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和颜悦色的态度。感谢被同事利用因为你有用,感谢领导施压因为被重用。感谢你身边所有的一切。你将会发现原来上班是可以那么轻松的,电脑一开一关一天过去了呀,电脑再一开一关又一天过去了哟!
那么你有感恩的心吗?做到和颜悦色了吗?回答是肯定的。不要说和颜悦色连微笑都是很少有的。一天到晚小脸抽着,一脸的阶级斗争。看谁都不顺眼,为了点工作上的小事吵的面红耳赤,吵到最后都不知道为什么吵架啦,问题最终还是没有解决。苏东坡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古代大诗人才华横溢、满腹经纶。有一次他在参禅打坐写了一首偈颂:稽者天外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然后叫书童给对面那个老和尚送去,书童划着船就送去了。那个老和尚一看刚想赞美几句,再看那书童
杨小亮培训心得之变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