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管理带队伍
发布时间:2009-05-12 文章来源:大通湖区公安分局投稿部门:益阳市公安局访问计数:1126 [相关评论(0条)] [语音阅读]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日渐深入,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基层公安机关在应对新形势,承担新任务,满足群众新期待等诸多方面存在不适应,基层公安队伍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关系一切工作成败的关键在于人,关系公安工作成败的关键自然在于公安队伍,因此,基层公安机关迫切需要建立一支与时俱进、能力突出、高效尽责的公安队伍。结合当前基层公安队伍建设实际,本人认为,基层公安机关的领导要以之为己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公安队伍建设的始终,关键是科学管理带好队伍。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民警的“五个能力”
新时期的新任务对基层公安民警提出了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能力要求,基层公安机关要通过教育培训,着力提高民警五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基层民警与群众接触最广泛、最直接、最深入,但当前基层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有所弱化,存在部分民警不愿做、不善做、甚至不会做群众工作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基层公安机关要把群众工作能力培训作为落实“三个必训”制度的重要内容,按照“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的要求,充分利用集中学习和随岗培训活动,对民警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民警的执法能力和群众工作水平。要组织民警特别是机关民警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在与群众的接触中了解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掌握社情民意,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实际本领。在做群众工作时,民警要注意把握好态度、速度、透明度、认同度等“四个度”,即要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分秒必争的速度、全面深入的透明度和群众身份的认同度取信于民,拉近警民距离,增加警民和谐因素,增强群众工作的感染力。
二是提高规范执法的能力。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执法,公安民警的基本行为是执法,群众看公安,关键看执法。当前民警执法能力欠缺仍然是制约公安执法水平提高的瓶颈问题。因此,提高民警规范执法的能力十分迫切、十分必要。首先,要教育、引导民警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从源头上解决执法不规范的问题。其次,要创新培训机制,在坚持全员轮训、专题辅导、岗位自学的基础上,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法律知识考试、执法技能比武,以考促学,以考促练,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第三,要重点抓好“四项制度”建设和落实:即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度、办案办事公开公平制度、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和执法质量考评制度,真正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良好工作态势,有效地减少执法的随意性,提高民警执法
“公信力”。第四,要加强对民警执法活动的监督,通过开展执法巡察、案件审核把关、行政复议应诉、专项执法检查、执法质量考评、执法过错追究等工作,防止和纠正民警执法偏差。
三是提高实战能力。新形势新任务下,基层公安民警参与实战的机率大大增加,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基层公安大练兵目的不是为练而练,为比而练,而在于“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施训,着力提高民警的实战能力。当前,公安科技日新月异,基层民警面临“老办法不适用,新办法不会用,老装备用不上,新装备用不像”的尴尬,因
浅谈科学管理民警队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