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案例CIO圈子.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案例:CIO圈子
王玮冰,“圈子”的力量。IT 经理世界
一个圈子的形成需要具备一些要素,比如是同一个阶层的人、有相似的志向和追求、经济社会地位及共同的价值观等。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一个人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与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的话,那么其习惯出入的“圈子”也会给他带来重叠交织的影响。
2004年,上海的ITMAN Club(IT 经理人俱乐部)诞生。参加第一次圈内活动的只有五六个人。ITMAN Club 发起人之一、上海硕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理邵晓东回忆道:“当时,大概有五六个企业的IT 经理碰到一起,大家都觉得应该有一些非功利性的同行交流的机会。”于是,他们几人一拍即合,促成了这个日后上海滩 IT 经理人的重要圈子。“希望形成一个圈子”。江玮——法国外贸银行上海分行 IT 总监、IT 经理俱乐部第一批会员介绍他们成立ITMAN Club的初衷。
圈子形成后自然内外有别。最初,想进入这个ITMAN Club 的人必须同时符合 3 个条件:一是身在大型企业,最好是外企、合资企业或有较完善的 IT 部门的国有企业;二是这家企业要有完善的IT部门;三是这个人必须是IT部门的负责人。
当时,几位发起人给这个圈子确立的终极使命是,“孕育中国本土的 CIO”。这个圈子的圈内人“都是中国未来CIO 的Preppy”。Preppy 直译过来是“预科生”。尽管 CIO 在国外已出现了若干年,但在国内 CIO 毕竟是个舶来品,近几年才逐渐为人所知,国内真正设置 CIO 职务的企业或机构少之又少。很多企业的IT 经理人多是部门信息主管——“信息中心主任”、“信息部门经理”或“IT 总监”,真正进入公司决策层、专门或主要负责公司信息管理事务的副总裁级CIO 可谓凤毛麟角。
活跃在 ITMAN Club 里的大多是上海滩上的跨国公司的本地 IT 经理,他们大都 30 出头、有进取心,正处在自己职业生涯的黄金点上。相似的年纪、相近的职业成长背景和企业文化,又同处一个城市,使得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关注的话题。
“有相似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才有共鸣。”邵晓东说。
交流是ITMAN Club 成立时最朴素的目的。在一个圈子里,如果没有共同关注的主题挑起大家的兴趣,那么这个圈子会失去凝聚力,成员会渐渐四下散去。ITMAN Club的成员所在的行业广泛,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进行热烈的交流,因为他们面临一些的挑战十分近似,他们乐意运用别人的经验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即使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也会触类旁通,多一些启发和选择。”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很享受这样一个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圈子。
“你经常能从这个圈子真正得到一些东西。”比利时联合银行上海分行营运部系统经理印琼华说。她刚进入这个圈子时,正在为本银行要上的远程登录系统发愁,没想到马上就有人引见她认识联合利华的 IT 总监,后者的公司恰好有类似系统的实施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圈里人获益良多。
无拘无束、平等交锋的对话是圈中人最享受的畅快体验。
“相对企业里的市场、销售经理们,一些IT 经理在表现和沟通上显得有些沉闷,因此有这样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十分难能可贵。”上海硕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理沈菁萍说。她是这个圈里活跃的联系人,她熟识所有的圈中人,大家都叫她kate。两年前才来上海定居的罗氏制药的

案例CIO圈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lm860108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8-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