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考前 考生家长该怎么做?.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考前考生家长该怎么做?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面对人生重要的转折,莘莘学子压力剧增的同时,很多考生家长也出现焦虑情绪。他们希望为孩子做点什么,又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他们想着给孩子减压,却担心无意中增加孩子压力。5月29日、30日,记者采访去年参加高考考生的家长、高三现任班主任和代课教师以及学校专职心理咨询老师,请他们为考生家长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临近高考,家长容易出现几个误区:
一、注重分数,忽视状态。高考前,小考不断,考好考坏,不必太在意,更应该注重考前状态。
二、帮忙误区。家长关心自己该做点啥,其实,把后勤做好就行了,其他啥也不用做。考前不必胡乱进补,清淡、健康的饮食就好。
三、心态误区。考前家长会特别关注孩子的情绪,有的家庭让孩子情绪成了家庭情绪。其实,考前应该把家庭氛围还原成常态。要适度沟通,有的家庭,考前与孩子没沟通了,其实饭桌上说说社会新闻等等,也是一种放松的形式,甚至孩子发泄也是一种减压的方式。现在有些孩子感觉很自己很悲催,家长可以看电视、玩手机,无效率工作,可孩子学习非常辛苦。所以孩子有“我辛苦,我有理”的心态,有时候火药味很浓,家长要多加包容。
四、减压误区。有的家长想为孩子减压,就说:“没事,大不了咱们上什么什么学校算了。”从孩子的角度看,他会认为家长低估自己,看不起自己,无形中形成一种压力。最好是不定标准,不定院校。考前能做的就是查缺补漏,把状态调整好。
五、乱变作息。考前不要刻意延长或缩短作息时间,否则会导致生物钟紊乱。考前,“气儿”必须提着。注意吃饭时间等微调,让孩子上午8时、下午2时开始进入峰值状态。
六、攀比误区。不要把自己孩子和别的孩子比,各家孩子有各家的差异和特点。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老师、孩子的关系应该是“铁三角”关系,如同绑腿一起前进的三个人,齐心协力,才能齐头并进。信任是最好的纽带,面临高考,家长更要充分信任班主任,更注重与学校老师协调配合,帮助孩子将应考状态调整到最佳。有的住校学生,老师在校帮助其将状态调整得很好,结果回家吃一顿饭,前期学校老师的工作都成“0”了。这样的情况让王老师非常忧心。王老师建议,临考最后几天,孩子们依照平时惯性坚持下来就行。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特别紧张,认为自己还没复习好,睡不着,家长就要及时求助班主任,千万不要怕麻烦老师。其实,高三学生冲刺阶段,高三老师们的工作就是在帮助孩子调整状态。要让孩子知道,考生状态都一样,你觉得没睡好,别人也在焦虑睡不好。去年山大附中有个考生,考前头一个晚上睡了2个小时,照样考上清华大学。这个阶段的孩子,平时也就睡五六个小时,深度睡眠状态,睡2个小时对这个年龄的孩子也没有问题,最重要的是心理上认为休息好了就好了。有的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从家长的角度来说,不妨反思自己,是不是平时车轱辘话就那么两句,其实说到点子上,家长的建议还是能让孩子信服的。这就需要家长及时和老师沟通,真正了解孩子的状态和需求。
王老师提醒,预定高考期间的酒店要赶早,否则酒店环境不好,宁可不定。有的孩子睡觉认床,换了地方反倒休息不好,这样的孩子,最好只中午在酒店休息一下,晚上回家睡觉。考试期间,家长不要过多询问考试状况,孩子愿意说就说了,说了家长听听就行了,不愿意说,也别反复问。孩子感觉有的科目考砸了,要及时和老师沟通,也许是题目整体难。对考

高考前 考生家长该怎么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40122949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8-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