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ד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ד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根据《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市文化发展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序言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我市文化的整体实力,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更是我市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文化建设快速发展。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市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等骨干文化设施竣工投入使用,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二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成了一批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三是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地方特色文艺作品,李白研究在国内外继续处于领先地位。四是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全面完成,李白墓园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涂民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涂县被
命名为“全国民歌之乡”。五是新闻出版导向正确,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显著增强。六是广播影视成效显著,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进展顺利,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七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动漫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八是文化市场管理更加规范,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九是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呈现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崭新局面。我市文化工作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同时也要看到,现阶段我市文化发展水平与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和进程还不相协调,文化体制机制与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差距,文化产业发展态势与文化日益凸现的地位和作用还不相匹配。我们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握有利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全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市。
二、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抓住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和实施“1255”城市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围绕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发展贴近实际、服务群众、面向未来的具有我市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方针原则
---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全市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动文化创新,冲破束缚文化发展的观念和体制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坚持统筹城乡、统筹区域文化发展,优化文化资源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布局。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创新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三大体系”,实施文化产业壮大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化消费市场培育工程、文化发展保障工程“四大工程”,实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到2015年,全市文化事业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文化产业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具体目标:
。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完成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全市人均拥有文化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省前列。
。推出一批展现时代风貌、体现我市特色、具有较高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打造一到二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GDP占比达5%以上。
。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文化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多元文化投资格局基本形成。
。文化创意水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提升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三、发展重点
(一)公共文化服务
(1
×ד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