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收集资料
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所需资料收集研究
张建华何芳军
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 121000
zhang0393@ hfjunjj@
摘要: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指导土地开发整理活动所作的总体安排。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前资料收集是一项不可缺少、不可马虎的工作,它是整个土地开整理规划编制的基础,决定着整个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的成败。本文就以资料收集为研究对象,讲述如何详细、快速、便捷的收集有效资料。
关键词:土地开发土地整理编制资料收集
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要以内涵挖潜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依靠发挥商场机制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的水平;要遵循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增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化境为目的,确保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的实现。编制前资料的收集,是所有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的基础,因此,如何高效快速的收集资料是一项新的研究。
在坚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指导思想的前提下,规划编制应遵循原则:
(1)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上下结合,与相关规划相协调。
(3)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4)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切实可行。
(5)在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确定规划方案。
(6)政府决策和公共参与相结合。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编制要求为:
(1)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障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
(2)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实现规划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3)土地整理全面、有序开展,工矿废弃地得到有效复垦利用,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因农为利用得到适度开发。
(4)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全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1资料收集范围
参照编制要求和原则,可以得出收集资料的范围概括起来为包括如下:
(1)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自然灾害等资料;
(2)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景观资源等资料;
(3)经济社会状况,主要包括人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风俗习惯等资料;
(4)生态环境状况,主要包括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土地污染、水土流失状况及生态环境评估和监测、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等资料;
(5)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土地利用程度及效益,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土地权属状况,可开发整理复垦土地的类型、数量、质量、分布等资料;
(6)相关规划、标准,主要包括与土地开发整理相关的农业、林业、牧业、城乡建设、交通、水利、环保、旅游、自然保护等部门规划、用地标准等资料。
项目区所在地的变更后的最新的1:10000现状图、1:10000地形图。
(1)项
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收集资料7553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