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主题数据库的意义和方法
2009-07-10 作者:曹林贵常建国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为企业领导层提供市场环境、企业状况、生产过程、经营活动和办公自动化等多方位信息,服务于现代化管理,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计算机网络系统。10年来开发建设MIS的实践表明,因其涉及企业管理体制、运作机制、技术业务和外部环境等各个方面,而且企业的目标、决策和管理存在着不少半定型、半结构化和非定型、非结构化的活动,所以,期求在改革开放年代,根据企业的开发目标和管理现状,有效地建设好MI,实是艰难。
多年来,应用结构化分析、设计、编程等先进的软件工程及其相应的生命周期法和快速原型法开发MIS,皆因结构化技术在MIS建设中难以得心应手而屡遭挫折。尽管人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用以建设MIS,但成功的不多。例如,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变得非常脆弱;个体的、分散的、相互独立和面向过程的快速开发,仅仅着眼于具体的应用项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产生了大量的应用数据库(如图1所示),难以维护、修改和集成;重新组织数据,改进原有软件,所耗费的人力和资金比新建一个系统还要多。原有的开发方法不能满足MIS的易变性,也不能解决数据结构及其应用模式的时变性。尤其用第四代编程语言或程序生成器生成应用系统时,开发越快,产生混乱也越快,导致MIS建设陷于困境。因此,人们转向信息工程理论、面向数据方法和建立主题数据库,为MIS创造稳定的数据环境。
信息工程(Information Engineering)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在20多年的数据处理发展过程中,在总结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行了一系列实际考察后,在理论分析与多种方法综合的基础上,于80年代初创立的。信息工程的目标是建立计算机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其基本论题之一是总体数据规划(Strategic Data Planning)。信息工程作为一门学科要比软件工程的范围更为广泛,其基础是当代数据库系统,是多种技术、多种学科的综合。信息工程理论有三条基本原理:
数据位于现代MIS的中心;
·数据是稳定的,处理是多变的;
·最终用户必须自始至终、真正参加MIS的开发建设。
信息工程指出,MIS可能存在于以下4类数据环境之中:
无数据库管理系统,仅使用由程序员设计的数据文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但维护修改困难。
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根据具体的应用项目设计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小型、分散、相互独立的应用数据库,随心所欲,立竿见影。但在应用项目扩充时,数据库的数量剧增至数以千计,因未作数据规划,而使系统无法维护修改。
亦称集约化的数据环境。需要在对企业信息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和总体数据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其数据库模型,对各类应用数据进行综合管理,设计出良好的数据库,其数据结构和存储方式完全独立于各种职能区域和业务过程使用数据的应用,整个组织中的数据都是集约化的和共享的。
主题数据库的优点是:
数据库的数量很少(仅为应用数据库系统的几百分之一)。
·数据库的数量随应用项目的增加而增加的速度缓慢,当应用项目相当多时,其数量不再增加,如图2所示。
·数据库结构在应用系统发生变化时不需要修改,仅需修改数据元素库的代码。
·操作主题数据库(由4GL产生)的应用程序在应用系统发生变化时
建立主题数据库的意义和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