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运作策略分析
传统企业的运作策略并未从战略的高度考虑运营管理问题,但是在今天,企业的运作策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小米的远景与使命
小米的远景:
产品钱在的新进入者的威胁
中兴、华为、魅族等新手机品牌对小米构成了一定市场占有率的威胁,同样其他360等厂商也在对手机行业虎视眈眈。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非常激烈,电子产品特别是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各大厂商都在试图降低成本,试图占领低端市场份额,纷纷推出新手机以拉大其它品牌差距。如三星、苹果等
替代品的其它企业
平板电脑及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普及与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对手机性能的追捧,智能手机的很多功能被这些产品替代。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同行的价格压制,消费者的议价能力不断提高、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除去高尖端材料,如大猩猩玻璃产品。手机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普遍不高。
小米公司Swot分析
优势(1)团队优势
小米公司技术团队由前谷歌、微软、金山等公司的顶尖高手组建。有优秀的技术团队作为支撑,是小米公司在人才力量上的优势。
亲和力优势
MIUI研发阶段,有大量粉丝参与,更加适合国人使用。
价格优势
小米公司没有实体店,省掉中间渠道环节,控制毛利率的行为,在2000元价位将配置做到最高。对比当时市场同类产品,具有绝对优势。
劣势
(1)起步晚,缺乏信誉
小米公司起步的时候,市场已基本被三星、苹果等大厂商霸占。加上小米第一代产品频繁出现的故障瑕疵问题,对小米公司的信誉口碑是一大挑战。
技术限制
相对市场上占有率极高的三星、苹果等手机品牌的成熟技术、资金支持。后起之秀的小米在此残酷环境下竞争力略显不足。
产能不足
产能太低,供不应求,在大批量生产的同时又出现质量软肋。
售后保障诟病
因质量引起的售后问题,将成为小米后期发展的新挑战。
机会
国内市场巨量需求
国际品牌影响力已趋近顶峰,智能手机配置越来越强大,大有取代PC的趋势,手机行业成本降低,成为行业内非常大的驱动力。
竞争对手内耗
三星与苹果的战争,乔布斯的去世,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两大厂商的竞争力。
威胁
竞争激烈
苹果、三星占领高端市场。联想、中兴、华为平分千元机市场,此时小米等科技公司也加入战局。
自主产权不高
小米手机合作供应商亦为世界顶级供应商,在供应商支持下,小米出现了自主产权不高的缺陷,这是小米未来发展的重大威胁。
(Product)
小米手机定位于发烧友手机,产品研发采用用户参与模式,手机硬件均由一流供应商(三星、夏普等)提供,生产组装是由极具实力的代工厂(英华达、富士康)代工。手机采用由Android原生系统深度开发的MIUI系统,适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原创特色的全套uI体系,而且系统研发小组根据测试用户的反馈意见,每周五持续改进更新系统。
小米能有今天的业绩和影响力,就在于它玩转了互联网时代的粉丝经济学,营建出活跃的用户社区,从研发到营销,始终同用户在一起。
首先从小米产品研发说起,安卓系统基本逻辑在于平等和开放。小米的产品链虽然在模仿苹果,但是小米的粉丝可以参与到产品研发中来,成为小米研发体系中的一部分。
黎万强认为,产品即营销。研发团队与粉丝进行交流,一方面可以获得用户的需
小米营销策略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