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科研室管理制度.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科研室主任职责
一、协助主管校长开展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负责制定学校的“教研科研规划”及每个学期的“教科研工作计划”,并做好每阶段的“学校教育教科研工作小结”。
二、开展全校性的教育理论学习,提供资料,组织讲座,开展讨论交流,不断把提高质量的信息及时提供给有关部门和和人员,做好为教师的教育科研提供咨询及资料的服务工作。
三、实施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如确定专题、组织力量进行研究、成果评审等,负责校级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并承担对这些课题的管理监督批评与推广等责任。负责市、区课题的推荐、申报工作,课题的存档工作。
四、负责学校教育教学论文的布置、收取。积累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及教育教学论著资料,定期汇编成册。
五、负责学校汇报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公开课的组织安排,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培养教学骨干,指导青年教师提高
业务水平。
六、负责学校的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第二课堂等工作。
七、开展学法研究,指导教师探究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
八、主管学校教科研常规工作,指导教研组长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定期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健全巩固教研组的学习听课等制度,并进行检查。
九、搞好科研队伍建设,发挥兼职科研员和课题组负责人的骨干作用。
十、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任务。
教研组教研活动制度
学校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的核心单位,对本学科的建设,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教研组的具体教研工作如下规定。
1、在教研活动中要注重政治学习、师德教育。
2、通过各年级教师的工作汇报,了解一线教师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
3、每次教研组会要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学习,每次至少学习一篇教育教学的文章。
4、对重点工作如“高考”,每次的教研组会都要专题研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要切实提高本学科在全市的地位。
5、抓好经验的交流工作,一方面对组内比较成熟的经验要做好总结和推广,另一方面要注重外出学习经验的学习,提高影响的辐射面。
6、对本学科申请的校本课题要及时过问,了解进度,督促完成。本学科应在3--5年内要完成更高级别的研究课题,提升本教研组的整体研究能力。
7、抓好本学科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8、完成好本学科的经验和资料积累工作。
“一帮一”结对子管理制度
为了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使青年尽快适应我校的教学环境,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特制定该制度。
1、培养的对象必须是大学刚毕业的年龄三十岁一下的教师。
2、指导教师必须是教龄五年以上,具备一级以上教师资格,有高三教学经验的教师。
3、由学校组织教科研室、教学处、教育处、后勤处等机构对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
4、指导教师与培养对象要签订培养协议,具体由学校教科研室进行管理。
5、指导教师对培养对象要从课前、课后、学情、教材等多方面进行指导。
6、指导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7、教科研室在每学期中期将对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听课记录、教案等进行检查。
8、每学期中期教科研室将组织“一帮一”结对子座谈会了解并指导青年教师成长。
9、培养期满指导教师将对青年教师形成培养鉴定,交学校教科研室审核。
10、教科研室会同教学处对青年教师进行课堂达标评分,评分合格即培养任务完成。
11、不能完成培养任务的指导教师将考虑更换,不能达标的青年教师将延长培养时间,直到达标。
12、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和青年教师的具体表现将计入个人成长档案。
校本培训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主阵地,面向全体教师,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 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按需施教,学用结合,注重质量与实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商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培训目标
1、逐步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形成有利于教师岗位成长的“培养、培训、管理”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机制,构建学习化组织。
2、继续进行新课程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具有现代理念,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3、继续实施名师工程,进行骨干教师评比,使我校各级骨干教师增加到教师总数的20%,做到学科、年龄、知识结构分布合理,使他们成为我校课堂教学、科研教改的学科带头人。
4、全校教师普遍接受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大部分教师能够利用校园网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提升自我。
5、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把新的发展性评价理念贯穿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去,探索发展性评价模式。
6、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使每位教师真正树立课程开发意识,既是课程

教科研室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实用文库
  • 文件大小88 KB
  • 时间201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