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摘要:在新课程体育教学中,提倡用教材教。用教材教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习惯与思维方式,给传统体育课堂带来了冲击,对教师教学素养提出了挑战。那么,在体育教学中,怎样实现用教材教呢?认识这个问题,我想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教教材,什么是用教材教;其次要认识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特点;再者要明确怎样实现用教材教。
关键词: 教学教教材体育教学学生用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体育课怎样才能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我们体育老师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个人认为要想把这个做到实处,首先要把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统一起来,要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并且教师要设身处地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发展为了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好的发展。还要激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并提供充分的条件。促使学生去尝试、探索、观察、实践,让学生自己去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一、 认识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思想转变
1 . 什么是教教材
教教材就是教师根据教科书,教师用书(过去、现在) 对教材的界定,按照自己已有经验,教材的一定顺序,严格遵循运动知识与技能的系统,以及教师用书的建议,对运动知识与技能原封不动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就是对教材(文本)进行机械解读的过程。教教材体现的是教师一般性的劳动,是一种周而复始,解惑答疑,突出对知识与技能传授,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一个合格的教师,教得准确是基本的标准,一味教教材的教师只能做一般的教师,不可能成为名师。过去我们教教材教得多、教得深、到头来学生学会了些什么运动技能?掌握了多少健身方法?学生的体质如何?都是一般化。所以,我们要反思教教材的行为。
2. 什么是用教材教
用教材教就是沿着知识与技能形成过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与特点,以教材为基本的课程资源单位,活化教材,使教材鲜活,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发展、应用过程。用教材教是教师对教材(文本)适度开发、利用,既传授知识与技能,又引导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获得方法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用教材教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是知识与技能生命力的体现,是学生回归课程,创生课程,课程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新课程所期盼的教学形式。
传统教材观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教材本身是学习的目的,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习得教材所提供的系统化的知识。“用教材教”则是把教材作为师生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获得价值体验和进行意义建构的一种课程资源,使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并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乃是区分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体育教师在用教材时,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不要拘泥于教材,做到依托于它,又能跳离它,创造性地开发和寻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教学。
二、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特点
1 . 教教材的特点
重视运动知识与技能的一般结构,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系统性,课程资源的唯一性,强调对知识与技能的机械训练,重视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凸显教师主导,轻视学生主体,重视课前预设,忽
体育国培论文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