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东山河特大桥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东山河特大桥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施工现状及相关水文地质资料;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4.《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验规程》(TB10426-2004)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6.《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
2 编制范围、主要技术标准及工程概况

本方案适用范围为:东山河特大桥。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双线;
基础设施速度目标值:250km/h
正线线间距:;
设计活载:
轨道结构:有砟轨道
工程概况
东山河特大桥全桥孔跨布置为27-+1-+2-,,起点里程为:DK35+,终点里程为:DK36+。东山河特大桥线路平面位于直线段上,竖曲线半径25000m。东山河特大桥共29个墩,2个台,墩台基础全部为灌注桩基础,,~, 16~19号墩每墩位设置11根桩基,其余墩位均设置8根桩基,每个桥台设置9根桩基,所有桩基均为柱桩,柱桩嵌入新岩面最小嵌岩深不小于
。共有桩基262根,其中20m以内(含20m)的桩基共214根。

本桥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区下蜀镇境内,桥址范围内地势平坦,有大片农田。线路左侧位既有的沪宁铁路,地势平坦;右侧为大片山丘,本桥主要跨越东山河及三条乡村道路。DK35+~DK35+930处为一条乡村道路,,与线路夹角为112。,采用1-32m简支梁跨越;DK36+ ~DK36+,与线路成68。夹角,河中常年有水,流向由右向左汇入便民河。河道左侧堤坝上右侧上有一条农机道,与河道平行,可通行农用车辆。采用3-32m简支梁分别跨越河道及两边堤坝。DK36+~DK36+,,与线路成165。夹角,此路改移至线路右侧与山河路接上。DK36+~DK36+,采用1-32m简支梁跨越。,与线路成79。夹角。

桥址区钻探揭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1)和侏罗系下统的花岗闪长岩(J1-2)。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特征从上之下具体描述如下:
(1)人工填土:褐灰色,含较多植物根茎,厚度0~。
(1)1粘土、粉质粘土(Q4a1):褐黄色,软塑,局部夹有铁锰结核颗粒,该土层厚度0~。
(1)2粉土、粉砂(Q4a1):褐黄色,松软,潮湿,该土层0~。
(1)4粗砂(Q4a1):灰褐色,中密、饱和。零星分布,该层厚度0~。
(2)粘土、粉质粘土(Q4a1):褐黄色~灰褐色,硬塑,局部偏软塑,层厚0~。
(2)1细砂(Q4a1):黄褐色,中密、饱和,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零星分布,该层厚0~

(2)2中砂(Q4a1):褐黄色~灰褐色,中密、饱和,该层厚0~。
(2)3淤泥质粉质粘土,粘土(Q4a1):灰色、流塑,有轻微的腥臭味,层厚0~。
(3)碎石土(Q4a1):青灰色、密实、饱和,成分以花岗岩、灰岩为主,粒径3~4cm,最大为6cm,以中粗砂和粘性土充填,该层厚0~。
(3)1砾砂(Q4a1):褐黄色,中密、饱和,该层厚0~。
(3)3块石(Q4a1):青灰色,密实、饱和,成分以花岗岩、灰岩为主,该层厚0~2m。
(4)1花岗闪长岩(γ):灰白色,全风化,岩心呈砂土状,手捏易碎,层厚度0~。
(4)2花岗闪长岩(γ):灰褐色,强风化,岩心呈碎块状,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层厚度0~。
(4)3花岗闪长岩(γ):肉红色,弱风化,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岩芯呈柱状,裂隙较发育。
1)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由上而下:
底层层号
岩土名称
岩土状况
基本承载力δ0(KPa)
(1)1
粉质粘土/粘土
软塑
120
(1)2
粉土、粉砂
潮湿~饱和
100
(1)3
淤泥质粘土
流塑
80
(1)4
粗砂
饱和
300
(2)
粉质粘土
硬塑
180
(2)1
细砂
饱和
200
(2)2
中砂
饱和
250
(2)3
淤泥质粉质粘土
流塑
80
(3)
碎石土

东山河特大桥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6010699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