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
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竟霞
一、导入
师:同学们,当我们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学习。我们要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其实学习贯穿在每个人的一生,而且它是我们要面对的永恒话题。
早在2200多年前,中国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荀子就对这一问题作过深入思考。今天他来到我们课堂,作为我们的老师,让我们与他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聆听他智慧的思考,对我们的学习也许会有所帮助,有所启发。让我们一起走进《劝学》,走近荀子。(课件:劝学,板书课题:劝学)
二、解题
师:“劝学”中的“劝”是什么意思?
生:鼓励。
师:“劝学”就是——
生:鼓励学习。
三、疏通文意,理解文本
师:那么,荀子“劝”了什么?为什么“劝”?又是怎样“劝”的呢?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老师朗读时的语气和节奏,将不会读的字注上音,不理解的语句画下来。(3分钟)
师:这么美的文章,同学们该怎样诵读呢?我想大家在读的时候一是要感情到位,融入文本;二是想象自己就是2200年前的荀子,请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诵读提示,(出示课件)(要求:,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好,现在请同学们尽情地放声朗读吧!(3分钟)
,自读情况
师:好,停。老师这儿准备了几个问题来问一下大家,请看大屏幕(课件显示):
预习检查
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其曲中规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跂而望矣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君子生非异也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读加点的字的字音。
生:róu yòu pù zhòng zhì qì qiè lòu kuǐ xìng
师:(屏幕上出示答案)读得非常准确,预习到位。谁来解释一下加点的字的意思并指出最后一个句子的句式特点?请举手。(课件显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声非加疾也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生:“日”的意思是每天;“强”这里指声音宏大;“水”是名词用作动词,译为游泳;“驾”的意思是,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最后一个句子的句式是定语后置。
师:回答非常好,请坐。
四、鉴赏文本
师:看来大家对重点字词掌握的还不错,现在让我们走进文本,思考一下:荀子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什么观点?
生:学不可以已。(板书,课件显示)
师: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生:学习不可以停止。
师:那么文中,直接论述“学不可以已”的段落是哪一段呢?
生:第四段。
师:好,我们大家齐读第四自然段。
生:朗读。
师:现在我找一位同学来翻译“积土成山……无以成江海”这几句话,希望重点字、词和句式,翻译到位,在翻译时要充分利用课下注释,要做到读一句翻译一句。老师先给大家做一个示范:“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堆积泥土形成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在这里生长。大家看,这里的“焉”字怎么解释?
生:指示代词兼语气助词。
师:课下注释划下来。哪位同学毛遂自荐,接着往下翻译?
生:“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就是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得到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师:请坐,翻译得不错。
劝学课堂实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